1.概念:担保法第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2.先诉抗辩权: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先诉抗辩权行使的限制: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得行使前款规定的权利:
(一)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
(二)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
(三)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前款规定的权利的。
(2)、上述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发生的重大困难情形,包括债务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3.保证期间:
(1)、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2)、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3)、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4.诉讼时效:
(1)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2)、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
(3)、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连带责任保证的中止的情形与一般保证相同。)
欢迎到云法律网 在线律师 免费法律咨询 法律在线咨询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