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的陈先生说,前段日子他驾车在高速公路发生了一起事故,他第一时间向保险公司反映,可是,接下来定损的过程,陈先生觉得遇到了一些麻烦。
陈先生是衢州人,国庆期间,他从杭州开车回了趟老家,没想到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六车追尾事故,因为自己的车子刚好夹在中间,所以受损严重。车辆后部的大梁变形,车轮和车门也有明显的形变。万幸的是,陈先生本人并没有受伤。
事故发生后,陈先生立即联系了他投保的平安车险。陈先生说,定损员的意思,似乎是只修不换。但陈先生认为,自己这辆车的整体车壳,已经明显变形,他无法接受只修不换的方案。
记者随后联系了负责陈先生这辆车的平安车险定损员,对方表示,陈先生这辆车撞得的确不轻,但他们公司对于是否更换包括车壳在内的部件,是有标准的。根据他初步估计,陈先生不符合更换的标准。
那么,平安车险的相关标准是什么?陈先生这辆车现在的状况,到底符不符合更换的标准呢?记者随后致电了平安车险的客服,客服表示,还是要问问定损员。记者随后再次致电那位定损员,这一次对方表示,要问审核部门,但并未透露审核部门的联系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也致电了浙江省消保委汽车消费维权专业委员会。专家表示,目前关于车辆定损,一般车险企业采用的通行方式,都是先尝试维修,如果维修不成的,再考虑更换。
那么,车主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的车修不修得好呢?专家表示,假如修理员与定损员都认为即使某些零部件修复后,汽车在安全行驶方面仍存在隐患,这时保险公司也应该作出更换零部件的决定。但是,对于哪些零部件在修复后会影响车辆安全行驶,目前并没有一个标准。这时,消费者就需要一个专业的中介机构来进行协调。
记者也咨询律师,律师表示,当与保险公司意见不一致时,可以找一家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以鉴定的意见为准,直接向保险公司以修理费方式要求赔偿。如果还是无法达成一致的,可以通过起诉方式进行维权。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在线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