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是“闽东第一侨乡”,有旅外华侨华人35万。足迹遍及全球的侨胞们,与故乡的牵绊不曾断绝。
在古田,侨胞出资修建的学校、医院、桥梁、道路、水电站等民生工程,是一代代乡人的共同记忆。进入新时代,回乡投资的侨胞侨眷成了古田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些侨商,因何“回流”?
古田被称为“中国银耳之乡”,而福建天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天源),是古田银耳产业链上的“头雁”之一。这个由侨眷回乡投建的企业,是全国首家实现袋栽银耳工厂化种植的企业。
走进天天源的恒温菇房,便能感受到水汽氤氲。高高的菇架上,朵朵银耳列阵盛放。透过智能控制系统,菇房的温度、灯光、湿度、雾化程度等指标一目了然。据了解,天天源每天能产出1万袋标准化菌棒,年产银耳干品可达600吨,年产值达1.17亿元。
作为“中国食用菌之都”,近年来古田在持续提升银耳等食用菌标准化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有着侨资基因的天天源常常是第一个“探路者”。
2019年,天天源引进了第一条精深加工生产线,当年销量增长了1倍。第三年,深加工生产线增加到7条,掀起古田银耳产业向“深加工”进军的热潮。
不止步于自身发展,天天源还将产业链红利向农户延伸,通过“党委统筹-企业联动-农户参与”的立体化产业协作网络,让200余户合作菇农端牢了“致富碗”。
天天源的担当作为是古田侨商回流助乡的缩影,也是古田人爱国爱乡传统的延续。回顾古田的侨史,可以说,古田的今天离不开侨胞们的“托举”。
早年间,古田部分农村学校、公路都由华侨捐资兴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侨领颜清文与县政府合资建设的古谷水公路,打通了古田前往福州的通道。这是福建省第一个使用侨资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古田招商引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古田华侨华人在县内捐资建设了225个社会公益项目,累计投入超3亿元,涵盖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
为什么离乡奋斗的古田人能有这样强的向心力念乡为乡?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这份牵绊来自文化的联结和回报桑梓的精神传承。
一代佛门领袖圆瑛大师生于古田,他一生爱国,“国民生在宇宙之间,国家领土之内,则爱国一事,就是人之天职”等爱国言论,对古田的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还有抗日卫国的南侨机工倪枝祥,毅然回国发展橡胶产业的华侨雷贤钟等,古田籍乡亲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的故事代代相传,强化了爱国爱乡的文化认同,也成就古田的文化基因。
为了“系紧”与侨胞间的“纽带”,近年来,古田打出了多张“侨牌”。
比如,为了持续强化乡土认同,通过世界古田同乡恳亲大会、海外侨胞故乡行、经贸出访、重要节日视频联谊会、定期与海外社团互派学生等各类联络联谊活动,密切宗亲关系,增进侨胞感情,促进海外华裔青少年了解家乡、传承文化。2024年,古田共邀请4000多名海外侨胞回乡祭祖、观光旅游等,其中包括1100多名青少年。
同时,通过搭建县乡村三级侨联组织体系,古田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胞建立了联络网。目前全县共有14个乡镇侨联、10个村级侨联、112个村侨联联络小组,成为全国“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
除了“感情牌”,古田还通过构建权益保障“防护网”,用实实在在的服务温暖侨心、保障侨益,解决侨胞侨眷后顾之忧。
例如,设立“临水之光·检侨驿站”和“侨胞权益保护法官工作室”,形成“司法+侨务”协同护侨新模式并充分发挥检侨驿站、侨胞权益保护法官工作室及各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协调解决涉侨就业与劳动、债务、产权纠纷等各类事件;筹资建成古田县华侨医疗服务中心,与当地医疗机构协作,为侨界群众提供健康体检与看病就诊服务等。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古田将如何立足实际,促成侨胞成就与家乡发展的“双龙共舞”?
古田县委书记许锋表示,将进一步打好侨情、侨史、侨治、侨联、侨贸、侨助六大“侨牌”,广泛凝聚侨心侨智。
侨情方面,古田将通过摸底,完善华人华侨数据库,按照专业特色、行业领域等信息建立人才数据库和侨资企业、侨团库。在传承保护侨文化方面,筹建新时代古田华侨文化展示馆,保护利用好侨厝侨居,加强侨史研究整理。
做好侨治工作,制定出台推进华侨要素回流的专项政策文件,落实好“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侨领和侨企”工作机制,发挥古田护侨联席会议制度、“检侨驿站”和“侨权保护法官工作室”作用,提升侨务治理和服务水平。发挥侨联作用,通过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办好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周、圆瑛大师与宗教中国化论坛等活动,筹办世界古田同乡恳亲会,架好“连心桥”。
加强侨务资源与产业融合,用好RCEP政策红利,谋划古田侨商创新企业园、东南亚进口商品商贸城,依托食用菌产业优势开拓清真素食市场,把古田产品带给世界,将世界商品带回古田。同时,吸引华侨投身家乡建设发展和公益事业,打造“侨助共富”示范点,建设“乡村侨舍”品牌,培育“侨”文旅业态,助推乡村振兴。
可以预见,这座“一半在内、一半在外”的闽东小城,将因一场场双向奔赴,而迎来更可期的明天。
来源:人民网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离婚律师咨询 在线律师 咨询律师 律师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