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政案例>中央批复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这五大要点值得关注!

中央批复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这五大要点值得关注!

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20-8-28 14:15:12>跟律师谈谈<

   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蓝图正式确立。

   8月27日,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正式对外发布。注重中央政务功能保障、注重疏解减量提质、注重老城整体保护、注重街区保护更新、注重民生改善、注重城市安全,成为规划几大亮点。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要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一核”正是指包含了多个行政区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具体来看,包括东城区和西城区两个行政区,总面积92.5平方公里,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

   此次《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获批,也宣布其正式成为指导东城区和西城区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而此次批复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与此前的草案相比,描述有哪些变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了五大要点。

要点一: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不变

   记者注意到,本次批复中,对首都功能核心区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并没有变化。

   《批复》指出,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要深刻把握“都”与“城”、保护与利用、减量与提质的关系,把服务保障中央政务和治理“大城市病”结合起来,推动政务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老城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相互促进,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

   战略定位: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

   发展目标: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的首都功能核心区。

要点二:更大空间保障政治中心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批复专门强调了首都核心功能区建设要“要突出政治中心的服务保障”。而在此前发布的规划草案中,政务服务优化提升同样在“政务服务优化提升、老城保护与复兴、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三个具体规划章节中居首。

   如何更好地为中央党政机关营造安全优良的政务环境?为其提供更大的空间,可能是首都核心区要面临的首要任务。实际上,批复也明确指出,要优化中央党政机关办公布局,稳步推进核心区功能重组,以更大范围空间布局支撑中央政务活动。

   对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包括北京市“四套班子”东迁城市副中心在内,过去几年北京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为提升首都功能提供了新的发展利用空间,“实际上有一些空间已经承担起了为中央政务服务的功能。”王晖表示。

   批复也提到,要发挥北京市和中央行政及企事业单位的带头作用,有序推动部分行政性及事业性服务机构,产业及教育科研、医疗、商业、交通集散、旅游等功能的疏解。

要点三:“提升”金融街,“改造”王府井、西单

   “注重疏解减量提质”,是此次批复提及的一大重点。

   基于此背景,对于首都核心功能区内已有的板块,将会做怎样的调整?批复提到,要抓好中南海及周边、天安门—长安街等重点地区综合整治。金融街等现有功能区和王府井、西单等传统商业区,要在符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定位的前提下优化提质,成为展示新时代首都改革开放成果的窗口。

   记者注意到,在前一天,北京市委常委会研究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则对此做出了更详尽的布置。在这次会议上,北京市提出要“加强重点地区及重点功能区综合整治,优化提升金融街地区品质,加快王府井、西单等传统商业区改造升级”,并且还将“降低人口、建筑、商业和旅游密度”。

   对此,有参与了北京市多项重要规划制定的专家告诉记者,所谓“提升”金融街地区品质,一个潜在可能的方向是,加强金融街、CBD、丽泽金融商务区等对接合作,进一步发挥金融街总部经济的集聚作用,提升金融街单位面积的GDP强度。而对传统商业区的改造升级,重点是商圈和特色商业街的提质。以西单为例,2020年已经开始推行以5G基站为基础,无线互联为手段的智慧商业改造,改造按计划将持续到2022年。

要点四:“老城不能再拆”

   “老城不能再拆”,是此次批复中提及的另一大亮点。

   首都核心区城市更新与老城保护要实现怎样的目标?批复提出,塑造平缓开阔、壮美有序、古今交融、庄重大气的城市形象。

   具体来看,“两轴、一城、一环”的城市空间结构中,长安街以国家行政、文化、国际交往功能为主,体现庄严、沉稳、厚重、大气的形象气质。中轴线以文化功能为主,是体现大国首都文化自信的代表地区。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使之成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地区。沿二环路建设展示历史人文景观和现代化首都风貌的公园环。

   其中,对于老城保护,批复提出,北京老城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全国文化中心最重要的载体和根基。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坚持“保”字当头,精心保护好这张中华文明的金名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规划草案中,提出的是“塑造平缓开阔、壮美有序、古今交融、庄重大气的总体城市形象”。此次批复中去掉了“总体”二字,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也意味着对北京塑造城市形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要点五: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

   首都核心区内,保留了大量的老旧小区和历史建筑,如何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探索老城更新,同样是规划涉及的重要内容。

   批复提出,要常抓不懈开展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分类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重点抓好物业管理、加装电梯、居家养老、便民设施等工作,探索更新改造新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妥善解决央产老旧小区、失管小区等问题。有序推进平房区申请式改善、推广“共生院”模式,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让老胡同的居民过上现代生活。

   实际上,有老旧小区改造企业负人士向记者表示,从北京目前的老旧小区改造来看,批复提到具体工作,如物业服务、便民设施运营和提供养老等有偿社会服务,是目前的实际探索中,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主要盈利途径。其在北京运营的标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年收益在560万元左右,8-10年可以完成。此次批复专门点出要抓好上述工作,或许意味着相关政策可能进一步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企业放开。

(注:本新闻来源腾讯网)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咨询热线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中央批复首都功能核心”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