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艾问企投家》第一问,何伯权。
2000年,和娃哈哈鏖战正酣,他却突然选择“出局”——将乐百氏92%的股权卖给法国达能。
一时舆论哗然。
手握巨资,背负着“毁掉民族品牌”的指责,人们以为日后的主流商业中,再不会有他的身影。
直到2009年,他现身美国纽交所,为自己投资的7天连锁酒店敲钟。
这些年,他所创立的今日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了包括久久丫、喜茶、爱康国宾、诺亚财富在内等十余家企业,投资回报率最高达到4000倍。
在节目中,何伯权坦言投资秘诀只有两点:能否守住你熟悉的,能否比别人更容易发现新的。
当年因“太累”才选择放下,赴美国后反而能览物于胸、洞若观火,投资到一个个好项目。
他的“老对手”宗庆后年逾七旬,仍然为了“千亿目标”事必躬亲。而年轻15岁的他,则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久矣,一边提携后生晚辈,一边说着“做人呢,最紧要是开心”。
中国商界向来推崇坚持与执着,像何伯权这般“舍得”的企投家,又是怎样的一种商业之美?
企业不是儿子
总有一个价,你是愿意卖的
艾 诚:所以二十年后,再解释当时为什么卖乐百氏,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我累了?
何伯权:对。像那个巴菲特,他现在八十几岁,他每天都是跳着舞去上班的。那假如我也是跳着舞上班的,那我可能也干到九十岁。但假如不是,为什么要委屈自己。
艾 诚:当时卖乐百氏给法国达能的时候,被骂了。
何伯权:确确实实在市场上被骂了。有很多的民族企业,或者是骂我也好,说是出卖了一个民族企业,或者是骂那个达能收购是为了毁了中国的品牌,那我觉得这些的话还是理解,理解问题吧。
艾 诚:对于所有的责骂,你的回应是什么?
何伯权:没有回应。
艾 诚:那公司对于创始人而言它是什么呢?
何伯权:我觉得它是一个产品,等于是水一样。就我生产一瓶水出来,我也有感情,你说一毛钱卖不卖?我肯定不卖,对吧。一毛钱有没有搞错,一毛钱你就想拿我一瓶水。但是一块钱呢?一块五我就卖了。
但企业的话就有很多人说,我创的企业我不会卖的,就因为它是我的儿子。对,儿子的话就出多少钱,你都不会卖。但它就假如是企业呢?一百万不卖,一个亿,十个亿,一百个亿,一千个亿,总有一个价,你是愿意卖的,可以卖的。最起码90%以上的人可能会有,会到一定的价格,产品觉得公平,有那个合理的。
艾 诚:那你自己呢?失去了什么?
何伯权:那就看你怎么说了。就很多人就说,你想想那个宗庆后,对吧,中国首富。假如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假如你做了的话,就继续会有更多的钱,对吧,那是第一。第二的话就是失去了曝光的机会。
蔡文胜、李开复、徐小平在那
还踩进去,凭什么?
艾 诚:你作为这样如此特别的投资人,能给创业者带来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何伯权:我觉得最大的价值还是相互启发。然后的话就更多的是给他们信心跟勇气。从我接触了很多创业者来说的话,一个是方向,方向对不对。方向对了快一点慢一点无所谓。最关键的话你去北京是往北走,而不是往南走,不然的话你越走越快,就离北京更远了,那这个是方向一定要(对)。那可能更多的是跟他们,这个方向对不对。
第二的话就节奏。这个节奏的话,创业者很难把握的。就是说该冲的时候不冲,失去了机会;或是不该冲的时候,你拼命往前跑,那最后的话就全部散了。后续资源、资金、质量跟不上,那可能这个公司就没有那个。
那第三个的话,就是怎么去找到一个切入口。那很多创业者的话,只是有一个大的途径,我要做什么什么,但它最关键的是你怎么切入,从哪一个口切入,然后它切入之后你能够生存下来。你只要生存一段时间,那自然会找到未来的一个机会。那最怕的话你一切入,就已经是找错了口,或者找了一个很大的口,你根本上钱也没有,经验也没有,最后他根本也挖不进去。
艾 诚:那在你孵化和创业,或者联合创始的所有的公司中,包括乐百氏,谁是你最骄傲的产品?
何伯权:最骄傲的产品,那我觉得的话,假如觉得最好的话就还是诺亚财富。汪静波作为女性来说的话,就真的是非常优秀。她既有那个柔弱的一面,跟人的关系也非常好,但她做起事情来又很有决断。在情感上面去能够有很好的一个爱跟包容,去做市场或是做那个企业,然后她就有很好的战略。
艾 诚:在诺亚财富这个投资案例中,你投入了多少,回报了多少?
何伯权:大概是四千倍,三千倍、四千倍的回报。
艾 诚:这些项目都是你非常熟悉的服务类产业?
何伯权:对。
艾 诚:不投互联网,是你的一条底线。
何伯权:我不熟悉,凭什么我在互联网可以赚到钱。有蔡文胜、李开复、徐小平,这些那么优秀的,对这个行业那么熟悉的,你还要再踩进去,凭什么?我觉得的话最后还是要守住自己。真的是,每一个人所知道的东西就非常非常少。但对于这个世界来说,那么少的东西,已经足够大了。就在这个世界上,你占有一点点,已经是足够足够的大了。那为什么不去集中精力,就将这个井挖深一点,而不是扩大。因为再扩大的话,可能表面的水都没有水,都是沙漠,那不如的话就挖深一点。
艾 诚:赚钱挺难,一直赚钱都挺难。大家常常在讲,靠什么赚钱最好,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你最熟悉的,最自信的,最本分的事情。
何伯权:必须要你熟悉的。而且的话就真的是,你真的是沉得住气,不然的话你根本上没机会赚钱了,你怎么去赚。
为什么是你赚了?大家都看到这个,大家都瞪着眼,两眼发光去赚钱,为什么是你呢?真的是守住这个了,这个世界赚钱的机会,还是非常非常多。关键的话就你能不能守住你熟悉的,比别人更容易地发现。
上台很容易
难的是怎么优雅地下来
艾 诚:对于企投家这个群体,你会怎么建议他?
何伯权:对于企投家来说的话,边做企业,边做投资,这个是不是最好的选择,那我这个是打问号的。就从我自己经历来说,我希望他就真的是,要有一个很好的界限去界定。企业就是企业,投资就是投资,只是你是一个连续的一个过程,是一个阶段的过程,还是一个同时的过程。那我自己的话就觉得,同时的话,就以我为例,我认为假如我继续做乐百氏,我做了投资不会成功,最起码不是这样一个模式。因为乐百氏的话是我的全部,名誉、地位、金钱全部都是,都是在那个(乐百氏)。所以的话就我所有的精力,或者是大部分的精力,都会集中在乐百氏上面,对其他项目的话,就只是关注。
首先你不是投资家,你用企业家的角度去谈一个项目,不一定是能够,能够同一个共振思维,能够判断得了的,那个是第一。
第二的话就是,下面跟你的汇报,跟你自己的企业家的触觉,你的敏感性,去看到的机会是不同的。因为下面的话,就已经多了几个层次。而且这几个层次的话,就还是通过它去做过模型,什么什么一大堆的东西,过滤、过滤、过滤,之后才去到你那里。你凭这个判断,我觉得的话已经差别很大了。而最关键的话你的精力不在这,肯定是最重要的还是在企业上面。你用业余的精力去做投资,那我觉得这个是比较。
艾 诚:你说激情是你最在乎的事情,那从企业家到企投家,你会不会有一天,做投资的激情也没有了,那你会做什么?
何伯权:现在已经不多了。人生的话分开几个阶段,就三十岁之前,工农商学兵我都做过。当过农民,当过工人,当过售货员,当过老师。三十岁之前,我觉得积累的,三十到四十岁,就三十岁之前是学习,三十岁到四十岁是做乐百氏创业,四十岁到五十岁是做投资,五十岁之后的话,到现在五十八岁,基本上是那个公益了,或者是自己的生活了,或者是自己的爱好了、健康了,就更多是在那里。那我觉得的话就人生,难得来到这个世界上几十年,真的是让自己经历的更多会更好。那怎么去经历更多?人生的话就不会是一条,只是一条直线,连续的直线。它应该是以一个不断的波浪的一个前进。做任何事情的话,你不要想象自己会越做越好,然后永远都会做好。
创业我知道的话就有高峰,然后它就会有低谷,做创业的时候是这样,投资的话也是,我也是做得很好,就走在别人的前面。但现在的话一大批投资人,非常优秀的投资人出来了,而且专门去做。这个领域里面有很多很优秀的,我还能不能保持?可以,你全力以赴去投入。但是的话就是你有没有这个激情,没有这个激情为什么还要,还要去。
我基本上它就每一个事情到高峰,我就退,然后留下一个最好的形象。虽然的话,就比如乐百氏的时候,别人认为我不是留下一个最好的形象下来。但我认为,我是留的最好的形象,在乐百氏做得最好的时候。不然的话,假如现在不行了我再退,退不下来。我觉得等于是上台很容易,真的是勇气,咬一咬牙跳上去了。但你能不能优雅地下来,真的是不留遗憾。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在线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