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截至目前,未发现异常情况。8月6日,该股直线封涨停。
獐子岛又火了!不过这次它给股民们带来的是好消息。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受持续高温影响,辽宁省养殖海参出现了大面积死亡,90%的参池或绝收。
此消息一出,网友们操碎了心:继“扇贝跑了”之后,难道獐子岛的海参也要跑了?
这么大的委屈,獐子岛可不接受。近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截至目前,未发现异常情况。8月6日,该股直线封涨停。
持续高温致海参大量死亡,直接损失68.7亿元
央视财经报道称,7月下旬起,全国各地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高温天气。气象数据显示,8月以来,辽宁省最高气温达到35-38℃,局部可达40℃。
持续高温天气,将对辽宁海参养殖带来毁灭性打击。大连海参养殖户于畅介绍,海参怕高温,不怕凉,今年的高温天气可能让他90%的参池绝收。“高温它会一点点化成水,看不见了。”
大连瓦房店市海参协会会长王明利说,好几个养殖户哭了,目前该区域圈养海参应该50万亩左右,损失程度达到90%。
有业内人士指出,海参的水温极限是32℃,超过这个温度,海参就会出现化皮死亡的现象。一些近海的小虾圈参池,由于水浅,高温环境下,上下层水已经通温,海参很难存活。
当地渔业部门表示,受持续高温影响,辽宁多地的池塘养殖海参从7月23号开始出现缺氧、化皮现象,到7月28号,水深7米以内的养殖池出现海参大面积死亡情况。
据辽宁省海洋渔业厅数据,辽宁省海参养殖面积184.4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98.5万亩。目前初步统计,海参受灾损失面积95万亩,损失产量6.8万吨,直接经济损失68.7亿元。
獐子岛逆势封涨停
网民们很担心,海参养殖大户獐子岛这次又会发生什么情况?不少网友吐槽:继“扇贝去哪了”之后,獐子岛的海参难道也要跑了?
对此,8月2日晚,獐子岛紧急澄清:公司海洋牧场增养殖产品未发现异常。
公告称,公司成立了高温期工作应对小组,将根据气象条件、生态环境和产品动态等情况做好风险应对准备。截至目前,公司海洋牧场增养殖产品未发现异常。
据公告介绍,公司自产海参实施原产地区隔和生产模式区隔,产地分为獐子岛和长海县。獐子岛原产地海参采用资源养护,不底播海参苗种,实行大雪配额采捕;长海县产地在适宜海域进行自然苗种的底播增殖,经深水多年养殖。
这一次,獐子岛的海参竟然没死也没跑,活得好好的。这主要得益于“底播海参”的养殖方式。
据了解,海参养殖主要有底播、池养及棚养三种方式。池养海参和棚养海参生长条件优越,生长速度快,但海水流动性差,易受外界影响;底播海参是天然长成的半养殖模式,虽然成活率、回捕率低,但生存能力强。
目前,辽宁地区90%的海参养殖都选用池养方式。这场高温袭击,遭殃的多是以池养海参为主的中小养殖户;大中型海参养殖企业深海底播的海参,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8月6日,獐子岛开盘后股价急速拉升,迅速封上涨停板,股价报3.99元,涨幅9.92%。
秋季海参要迎来一波“涨价潮”?
目前高温仍在持续,对于今年秋季的海参价格,却已经是“涨声一片”。
有辽宁地区的海参养殖户表示,由于绝大部分沿海的小型养殖户都绝收了,今年秋季的海参价格肯定会很高,而海产海参也将更加珍贵。
中新经纬了解到,最近两年,由于夏季高温,海参死亡率偏高,海参的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受到了影响,秋季海参在2017年就曾经历过一波“涨价潮”。
“辽宁海参在全国海参市场中占据着较大份额,辽宁省养殖海参的大幅减产,很可能会促涨今年秋季的海参价格。”一位长期跟踪水产养殖业的分析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海参养殖量超过20.4万吨,产值约600亿元,产量位居全世界第一。其中,大连海参年产量5万多吨,全产业链产值200多亿元。
而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秋季海参是否会因高温袭击迎来一波“涨价潮”,取决于死亡海参的占比,“如果占比高的话,那么肯定会对海参的供应带来影响,供需杠杆会自行调节国内海参市场的价格。”
朱丹蓬认为,随着世界各地的海参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越来越多、量越来越大,即便辽宁海参的产量出现一定下滑,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在大连市长海县经营着一家深海底播捕捞加工合作社的姚建国则称,接下来海参价格上涨将会是大概率事件,影响可能会持续到2021年。今年大连地区海参大面积死亡,绝对不是仅仅影响到今年秋季捕捞季的成参,而是导致连续3年投放的幼苗、小苗都死了,所以影响的是连续3年、每年两个捕捞季,共计6个海参捕捞季。如果想要恢复本次受灾之前的产量,至少要等到2021年,而一个重要的前提则是在这期间没有自然灾害。
“目前还看不出来今年海参价格的涨幅会有多少,至少要等到今年国庆节过后,才能看到海参价格的真正涨幅。”姚建国说,按照近年来的经验和规律看,成参的价格涨幅恐怕要达到25%,甚至30%以上。
“海参”没事,对獐子岛的业绩影响有多大?
这次“海参”没事,对獐子岛的业绩影响又如何呢?股价还能涨多久?
獐子岛2017年年报显示,虾夷扇贝占獐子岛营业收入比重高达23.97%,而海参的占比只有5.7%。不过,海参的毛利率高达59.39%,而虾夷扇贝的毛利率则是21.72%。獐子岛在2017年年报当中称,要做好海参品牌运营和增量运营,进行体制创新、合作优选、服务深耕,积极推行“事业共同体”的激励模式,充分发挥好公司天然海参原产地品牌优势,提升销售利润率。
在4月28日发布的2017年度报告中,獐子岛表示,公司受灾海域达131.46万亩,公司海洋牧场存货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影响合计6.38亿元,全部计入2017年度损益,导致公司2017年度业绩出现大幅亏损。
年报显示,2017年度,獐子岛实现营业收入32.06亿元,同比增长5.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3亿元,同比下降1008.19%。
獐子岛8月6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18年2月9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目前中国证监会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公司正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尚未收到证监会就上述立案调查事项的结论性意见或决定。
(注:本新闻来源腾讯网)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