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鲍先生的苹果手机不久之前被盗了,随后又接连收到了20多条类似苹果官网客服发来的信息。细心的鲍先生反复甄别之后发现这其中有猫腻。
一个月前,鲍先生的苹果手机不慎被人偷走,他立刻用“查找我的iPhone”功能将手机调整为丢失模式,并对手机进行定位,由于丢失的手机始终没有开过机,所以也无法查找到手机所在的大致位置,但同时也有效地制止了他人自行刷机和使用手机的可能。可是在随后的1个月里,鲍先生却收到了不同网址发过来的落款为iPhone安全中心的信息,当鲍先生尝试点击这些链接时,细心的他发现了一些可疑之处。
鲍先生:“邮箱有一个风险提示标志提醒了我,所以我多留了个心,发现官网地址和他们发来的地址是不符的。”
经过对比,记者也发现,鲍先生收到的这些邮件的内容有的多出了一些后缀名,有的则与苹果毫无关系,但所有链接都有一个共同点——如果用户想要进入这些网页的话,就必须自行输入他们的ID号以及ID密码。这样存在一个信息泄露的风险。
在网上记者发现,国内已发生多起类似事件,骗子通过短信、电话等打着苹果官方维修或者Apple安全中心等名义骗取用户的ID和密码,从而将盗取的手机进行解锁并进行二次销售。
(注:本新闻来源腾讯网)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在线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