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6月28日以21.3亿元人民币代价购入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40%股权后,一波三折的上海实业入主城开一事进一步明朗化。
“希望尽早增持城开的股权至不少于51%。”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0363.HK)主席蔡来兴9月1日在港表示,“此前成功收购城开40%股权,已标志着公司强势介入上海房地产市场,快速奠定房地产作为核心业务的地位。”
而上海城开总经理倪建达日前亦证实了这一消息,并声称此提议已获该公司职工代表会的通过。
“上实地产业务会先植根于上海, 然后才逐步物色全国发展机会。”蔡来兴称,“预计未来3年,上海城开将成为上实的盈利增长动力。”
并购城开
相关资料显示,上海实业是上海市府旗下在港上市的红筹公司,上实入股城开后,上海城开已由国有企业改制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而上海城开是上海市徐汇区政府在1996年出资成立的国有企业,目前城开旗下可开发土地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分布在上海市、江苏昆山、湖南长沙和安徽合肥等地。
业内人士认为,上实此次收购城开股权,主要是看好城开旗下两大地产项目——徐家汇中心及万源城(查看地图)。
其中目前处于规划阶段的徐家汇中心位于上海市商业中心徐家汇地铁站上盖,规划占地面积13.2公顷,是上海市中心最大的综合性商业项目之一。
已进入开发阶段的万源城则是上海市西南、上海中环线内面积最大的住宅项目之一,规划占地面积94.3公顷。这两个项目中,上海城开分别占60%及90%权益。
“收购城开相当于上实收购在上海的优质房地产项目,搭建整合上海国资房地产资源之平台,从而实现成为内地领先的区域性房地产业务经营者的战略构思。”蔡来兴称。
“由于项目众多,城开应存在较为迫切的融资需求,这也是此次引入上实的动因之一。”而上海房地产业内人士杨红旭(杨红旭博客,杨红旭新闻,杨红旭说吧)表示。
事实上,仅徐家汇中心和万源城两个项目,城开总投资就达到260亿元,而到去年底,城开的净资产仅约为32亿元,相对于庞大的投资额相去甚远。
倪建达一度曾为“徐家汇中心”定下了这样的基调:城开以自有资金20亿~25亿元启动项目开发;之后采取稀释股权的方式向境内外融资,以期解决庞大的后续投资难题。
而香港地产巨头和黄、新鸿基以及太古地产等都曾对“徐家汇中心”流露出浓厚兴趣,向城开提出过合作要求。
而根据高盛证券提供的报告,上实控股现金充足,预至2007年底不包括上市附属公司的净现金就高达58亿港元,完全有能力以内部资源解决所需的资金。
杨红旭认为,“徐汇区政府选定上实控股作为合作对象,应该也考虑到其融资能力更强的层面。”
“城开与上实的此次联姻,完成了徐汇区国资委多年来对于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愿望。”倪建达则认为,徐汇区国资委改变城开单一国有股东的想法由来已久,上实入股使其成功达到了股本多元化的目的。
早在去年8月,本报即曾率先报道上实控股拟并购城开集团一事。当时上实和城开两大国有房企高层即曾向记者确认,对于并购一说确有其事,而整合背后的真正推手是上海市政府和国资委。
目前上海市徐汇区国资委仍持有城开60%权益。
但去年由于上海国资委系统接连爆出腐败案,涉案官员纷纷落马,已提上议程、原定年终落定的“上实收购城开”一事一度搁置。
但目前看来,上实并购城开正在步步为营,有序深入。6月末其购入城开40%股权,仅是开始其加强地产业务板块、打造区域开发集成商的一个重要起点。
地产整合
事实上,自2005年宏观调控以来,上实集团就意识到有效整合、利用资源对房地产企业的深层意义。
此前上实集团旗下有上实发展(44.70,0.81,1.85%)(600748.SH) 、上实置业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实业东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各公司皆涉及房地产业务且各自为政,因此通过内部整合,组建“上实地产板块”,以期将旗下所有房地产业务“大一统”被提上日程。
去年上实开始着手对旗下房地产业务进行整合。目前其旗下的“上实地产”作为上实集团地产板块的新旗舰,已拥有126亿元的净资产值,约1亿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可谓家底惊人。
不过,在上实集团董事长蔡来兴看来,上实集团的整合仍在深化。
除了拥有土地储备约500万平方米的城开集团已成为上实新的整合目标外,8月14日上实发展(600748.SH)还公告称,拟以22.81元/股的价格向定向控股股东上海上实集团增发1.6亿股,并自筹资金约9.22亿元收购集团旗下房地产子公司。
“通过此次增发,上实明确了其做大做强房地产业务的雄心,从而有望进入全国性一线地产公司的竞争圈。”国泰君安分析师张宇(张宇博客,张宇新闻,张宇说吧)认为,借助控股股东优质资产注入的强势推力,上实有望实现其之前打造地产界大“航母”的雄心。
而此次增发和资产注入,也可能只是上实地产大规模整合中刚刚隐现的冰山一角。
可以预见的是,此前蔡来兴“将上实培育成国内最大的房地产集团”的目标绝非空谈。
而上实购并上海城开之后,可能催生出继“首开集团”后的又一国内国资地产大鳄。
在业内人士看来,优势房企的聚合会使今后的土地资源向大型企业集中,这种“巨无霸”式的资本优势也将在地产产业链条的多个环节上彰显出来。
云法律网 专业民商法律师为您编辑整理
欢迎到云法律网 免费律师在线咨询!
在线法律咨询 法律助手 法律文书 杭州律师 《婚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