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法律网 为您归纳出一系列企业成功融资上市的案例,希望对广大企业会员将来的发展起到作用。
历时10个月,经过彻头彻尾的梳理,单伟豹终于让业界瞩目的顺驰收购案有了圆满结局。
去年9月份斥资9亿元人民币从孙宏斌手中接过顺驰,又意外地在去年12月份追加9亿元才算真的拿下这个“烫手山芋”的路劲,于今年7月中召开股东特别大会,通过行使仍未行使的顺驰A期权。据悉,至本月底,行权将全部完成,路劲对顺驰的最终持股量将占到94.6%,少量份额仍由孙宏斌持有。
7月20日,来北京参加活动的路劲基建(1098.HK)董事局主席单伟豹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今年九十月份有意推动专营地产业务的子公司隽御(全称为“香港隽御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申请上市,期望经过半年的运作期,在明年第二季度能如愿以偿。隽御的登场,很难让人不关注“顺驰”这个曾经搅动中国地产风云的响亮品牌的命运,该不会像流星一般陨落吧?
以蛇吞象 单伟豹无奈追加9亿投资
尽管路劲基建是一个综合实力很强的企业,单伟豹却把路劲收购顺驰比喻为“以蛇吞象”。
“路劲2003年底才开始进行房地产业务,开发面积不多,收购顺驰基本等于以蛇吞象。去年10月份陷入了收购以来最大的困境。”单伟豹说。
他所指的困境确实非同寻常:9月份与顺驰签约收购,10月份发现9个亿只够坚持6个月,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逐步显现:欠款、土地款滞纳金、上百起各类法律官司等等。
“关键是不知道还有多大的窟窿要补!”单伟豹坦陈当时真是进退两难,压力巨大。因为当初董事会表决收购顺驰时同意的只有50%,是他行使了董事长的半票权力通过这桩收购的。面对不断出现的麻烦,面对未知的资金黑洞,他问自己“撤?还是干下去?”对内地房地产大势的看好让他决定坚持下去。于是,一边调配了9亿元资金,一边动员全部董事走上地产业务前线,同时从社会上广招贤才。
“我们陆续把所有的欠款都补齐了,把遗留问题都清理了,其中两块地退回了政府,还有几块地退给了合作伙伴,到今年5月底,算是摆平了所有问题。”谈到这些的时候,单伟豹面色非常平静。而据顺驰内部人士讲,在那段艰难的日子,单伟豹就像一头愤怒却不服输的豹子。在自信与坚韧两方面,单伟豹和孙宏斌两任顺驰领头人很相似。
改弦更张 隽御携上市使命登场
单伟豹的新动作就是将隽御上市提上日程。他解释说,香港隽御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是路劲基建的子公司,又是隽御地产和顺驰地产的母公司。单伟豹透露,除了目前的住宅业务,隽御以后还打算增加商业地产业务,持有经营一些商场、写字楼和酒店物业。显而易见,顺驰地产的地位不过是隽御的子品牌。
在收购顺驰之初,吸引路劲的除了顺驰的项目和土地储备,还有顺驰这个全国性知名地产品牌,路劲对此毫不讳言。然而这个并非自己一手缔造的品牌,收购过程又生出那么多意外和痛苦,尤其是在一些城市因为欠付土地款和工期延迟而毁了商誉,路劲还会在乎它吗?单伟豹回答得很干脆:“顺驰这块牌子还要用,主要用于它的形象还比较正面的城市如天津、郑州、洛阳等地,其他城市打隽御的品牌。”
仅仅10个月,曾经叱咤地产风云的顺驰就“城头变幻大王旗”了。这个极具宏观调控时代标本意义的企业以这样的方式保存下最后的力量,恐怕是顺驰首任领袖孙宏斌从未料及的。不过,已经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融创公司经营上的老孙,或许在卖出顺驰的那一天就把它从心里“放下”了。据说,虽然仍是顺驰小股东,但老孙只是派了个部下担任董事,自己从不参加董事会议,也不愿和记者再谈论顺驰。
路劲入主顺驰之后,对这个问题企业进行了大量的改造。首先大幅调整了项目管理层一半以上的人员,严格了财务管理制度,重视成本和利润,把企业战略从“做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调整为“力求做中国最好的房地产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内涵也与老孙时代不同,单更强调务实与诚信而不是单纯的激情。
一番改造之后,在房地产大势利好作用下,顺驰上半年已收支平衡,旗下17个地产项目个个赚钱,顺驰A现时土地储备680万平方米,计划重点在已成功进入的城市再拿地,但暂时不会冒险进入新的城市。路劲董事会已把顺驰A今年的销售目标由60亿元人民币调高至65亿元,2008年全年销售额预期为120亿元,2009年增加至150亿至200亿元。“只要上市顺利,这些目标不难实现”单伟豹表示。他保守估计,内地房价会以年均8%至10%的速度上升,而内地人均收入增长和城市化深入发展必然对市场形成有力支持。
不过,日后的辉煌将属于隽御而不会再是顺驰。单伟豹没有明说,但一切迹象已经告诉我们。
云法律网 专业民商法律师为您编辑整理
欢迎到云法律网 免费律师在线咨询!
在线法律咨询 法律助手 法律文书 杭州律师 《婚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