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豆子长势真好,多亏技术指导跟上了!”地处吕梁山区的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大豆百亩攻关田、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带等田间地头,农户们指着田埂上饱满的豆荚,向前来指导技术、查看农资使用情况的联合检查服务队说。
联合检查服务队由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会同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一起组成。几个月来,这些联合检查服务队一直活跃在乡村农田,查农资、看长势、核进度、问难题……把实地走访、资料核查、技术交流拧成一股绳,化肥质量是否达标,地膜覆盖效果怎么样,技术推广进度完成没有,农户对病虫害有什么困惑……
2025年初,通过多方调研,山西省纪委监委将整治假劣种子、化肥、农药损害农民利益等问题列入省级层面群众身边具体实事,柳林县纪委监委结合实际,拓展这一实事,把农业种植项目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抓手,用精准监督推动技术落地、效益提升,让惠农成果结在地里、暖在心里。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系统性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指导各地选择民生痛点难点因地制宜开展整治,让群众可感可及。
山西省纪委监委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广泛听取民意,紧盯突出问题开展整治,推进办好群众身边具体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0余万个,在解决群众的“小问题”中守护“大民生”。
开门整治,群众点题听民意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山西省纪委监委坚持人民至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把开门搞整治作为关键抓手,于今年春节前先向34个省直部门征求意见建议,并综合收集分析省委“社情民意通道”、省信访局信访反映、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三个省级民意收集平台的投诉问题。春节后,进一步征求了32家省属国有企业、70余家省级商会、73所省属高校、230余个乡镇街道意见建议,提前谋划开展“小切口、近距离、常态化”整治。
全省各市、县(市、区)围绕本地实际,在省级层面实事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民意,分类分级开展整治。
晋城市陵川县紧盯食用农产品种养、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全链条全流程,由县纪委监委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你点我检”服务,邀请群众把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点出来”,发放调查问卷1300余份,收集群众重点关注的蛋类、蔬菜、粮食加工等问题500余条。结合收集的问题,县纪委监委督促市场监管部门严格履行行业监管责任,走进商超、社区、校园,开展现场抽检活动3场,抽检473批次,通过消费者近距离观摩和监督食品抽检工作,让群众切实感受食品安全就在身边。
办案开路,监督答题解民难
群众有所盼,纪委有所行。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点多量大、易发多发,山西省委坚持把办案作为最直接、最有力的整治措施,加强对案件查办的全过程领导和全方位支持,持续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省纪委监委采取领导包案、重点督办、指定办理等举措狠抓办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反映多的重点对象、特别是问题线索集中的“一把手”,先后查处了清徐县委原书记王剑峰、吕梁市原副市长李润林、山阴县委原书记王世杰等一批典型案件。
同时,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对查处问题占比较大的医疗、教育、乡村振兴、基层执法等领域开展类案分析,推动完善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对典型案件,实行“一案一事一专题”,由市县党委书记和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包联一件典型案件、办好一类具体实事、开展一方面整治,做到查处一案、治理一域。
大同市云冈区纪委监委在整治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时,对某单位负责人曹某对单位重大事项不经过上会集体讨论,擅自决定,造成工程款未能按时支付的问题线索严肃追责问责,于今年4月给予曹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针对工作过程中发现的相关费用应付未付、审计服务关系不明确、审核费用支付纠纷等问题,区纪委监委向区住建局、区审计局等单位制发监察建议书3份。同时,推动区工信局制定《大同市云冈区关于化解拖欠企业账款的工作制度(试行)》,对支付欠款原则、支付期限等作出规定,进一步推动有效化解拖欠企业账款,持续优化全区市场营商环境。
为民办事,同向发力惠民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山西省委坚定扛起主体责任,召开常委会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将集中整治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纳入党政督查、巡视巡察、干部考核和述责述廉评议内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不断强化“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动、市县主抓主战”的工作体系。
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是城市管理的一大“堵点”,如何在严格执法和民生关怀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山西省纪委监委协同司法、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住建、文旅、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全面推进城市管理执法领域相关问题整治。各市县纪委监委以推动解决好占道经营问题为抓手,督促职能部门从“被动驱赶”到“主动引导”转变,推动城管以服务型执法破题城市治理。
忻州市纪委监委监督推动市城市管理局强化实践“管理做减法、服务做加法”的路径,联合公园管理部门,经反复论证,在公园前空地科学设置临时夜市摊点,配合摊贩办理营业执照、健康证、小食品备案卡,加装油烟净化装置,并严格规定营业时间。在市纪委监委建议下,忻州市成立市容整治小组、摊点入住咨询小组,精心规划规范经营区,成功吸纳95%的流动摊贩“安家落户”。
山西省纪委监委大力整治惠企政策补贴资金落实不及时、不到位问题,共惠及企业12138户,兑现资金20.96亿元;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大力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已有38件落地见效,平均压减办事环节78.8%、办理时限67.3%。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必须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和感受,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继续健全群众诉求接收、办理、反馈、回访等机制,深入核查信访举报,整治重点领域,解决积累多年的顽瘴痼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让群众得到实惠、感到变化。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