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领航”才能带动“群雁齐飞”。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纪委监委紧盯“关键少数”,以做实监督谈话、述责述廉等为重要举措,不断提升“一把手”监督质效。
一次监督提醒谈话,让区委书记至今记忆犹新
回想起三年前刚上任时广州市委负责同志的那次监督谈话,番禺区委书记黄彪至今印象深刻。
2017年10月至黄彪担任区委书记前,番禺区共有17名市管“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因违纪违法被查处,其中6人被移送司法机关。接任后,黄彪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时市委领导在谈话中提出,要坚决抓好问题整改,坚决扛起第一责任人的政治担当,让我更有底气和信心开展接下来的工作。”黄彪说。
来自市委负责同志的谈话,既是响鼓重锤,也是鼓劲提气。如今,党内谈话成为番禺区重塑政治生态的一把破题之钥。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关键处、关键时,番禺区建立“一把手”监督谈话机制,谈话前系统全面排查收集问题,并根据权力大小、风险高低、问题轻重等由区委书记、区纪委书记、区纪委副书记分别进行谈话。
“个人有关问题反映必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指出的突出问题必谈,巡视巡察反馈和推进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必谈,单位信访反映集中问题和日常监督执纪发现的突出问题必谈,其他认为需要通过谈话进行重点提醒的问题必谈。”黄彪告诉记者,带着问题谈,才能纠偏差、促担当,及时传导责任压力。
明确哪些重点谈、优先谈,带着问题谈传导责任压力
谈心谈话是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关键少数”监督的有力抓手。如何谈出力度、谈出实效?近年来,广州市纪委监委在谈话的组织实施上狠下功夫。
哪些“一把手”重点谈?广州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兼任下级“一把手”的市领导、区委书记和单位问题特别突出的“一把手”,由市委书记重点谈;其他单位问题较为突出的“一把手”由市纪委书记谈;新提任市管党组织“一把手”和市管领导班子成员,则由市纪委领导开展集体廉政谈话,侧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纪法教育。
哪些“一把手”优先谈?对重大部署落实不到位、班子成员出现违纪违法问题、信访及巡察反映问题集中、考核考评排名靠后、新提拔任职的优先谈。此外,还针对多发、新发问题或影响恶劣问题增加谈话批次。
“近年来,广州某银行10名领导干部和45名业务营销员‘一辞了之’,严重影响不良资产责任认定、违纪违法问题追责,市委及时将该单位‘一把手’列为市委书记谈话对象,在随后开展的‘回头看’谈话中,由市纪委书记再敲重锤。”广州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其后,该银行党委深刻反思管理漏洞,扛起风险防控主体责任,自上而下压实各级机构对员工异常行为的监督管理责任,全面排查离职员工情况。与此同时,着力健全制度机制,先后出台离岗离职、脱密期管理等办法,建立责任追溯机制,要求组织人事、风险合规、审计问责部门开展离任风险披露、检查调查等工作,重点核查风险资产责任认定与追索情况,不断强化制度约束。
在谈话内容上,广州市纪委监委从巡视巡察、信访举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审计整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渠道广泛收集、层层筛选,梳理“一把手”有关问题情况,形成见人见事见数据的问题清单,从思想上作风上责任上深入剖析。
不仅要会商把脉、精准画像,还要做实整改“后半篇文章”。广州市纪委监委督促接受谈心谈话的“一把手”针对通报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市委巡察机构等跟进监督,构建谈话、整改、监督闭环。“比如,我们将市纪委书记约谈市空港委‘一把手’时通报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力、存在虚假整改的问题,交由‘室组’联合核查,推动改到位、改彻底。”该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广州市建立起常态化针对性谈话制度,对市管“一把手”分类开展监督谈话、廉政谈话、提醒谈话,市委、市纪委主要领导分别单独约谈16名、31名“一把手”,集体约谈50名“一把手”,目前已涵盖63个市管党组织。
责任清单全、实、细,让述责述廉更有实效和辣味
拉出责任清单、逐条“对账”检视,同样是提升“一把手”监督质效的有效途径。
“这次专题材料反映出不少问题,有的党委会长时间不听取党建工作汇报,有的一年内多名干部因违规吃喝被查处,有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连续几年垫底也不警醒……”去年11月,广州市纪委监委首次对被巡察单位“一把手”专题材料发现问题整改开展集中约谈,着力压实责任、推动整改。
专题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来自广州市纪委监委制定的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工作清单。这份清单将党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和广东省委“两个责任”清单中明确的各类职责进一步细化,包含5大责任清单、55项工作任务、87条具体措施,围绕“一把手”选拔任用、用权履责、述职考核、述责述廉、重大事项报告等16个方面,全过程明晰“责任是什么、如何履责、谁来履责”。
“任务没完成,或者出现问题,领导究竟有没有责任,清单引导我们实事求是地评价干部,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广州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清单更加突出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党忠诚”“贯彻民主集中制”“践行正确政绩观”“纠治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等4项职责内容专门单列,强化示范引领、以上率下;更加细化对下级“一把手”全过程监督,比如细化任职谈话、巡察个别谈话、纠正违规决策行为等38项具体措施任务。
责任清单的全、实、细,让述责述廉会开得更有实效、更有辣味。前段时间,广州市管“一把手”在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述责述廉并接受评议,会议召开前一周,30余名任职时间较长、承担高质量发展等重要任务“一把手”的述责述廉材料已送到广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王涛的手上。
“结合责任清单,严格审核述职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特别是问题分析是否深刻到位,是确保述责述廉会开出质量的关键。”王涛告诉记者,审核过程中发现,有的市直单位“一把手”讲工作成绩多、摆问题少,有的区委书记未从落实主体责任上分析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等,对于这些材料,都会及时退回到有关单位进行修改完善。
“虽然压力倍增,但也提神醒脑。”一名现场述责述廉的区委书记表示,压力不仅来自述责述廉本身,也源于述责述廉平台的“提档升级”。据了解,责任清单规定,市纪委监委要协助市委开展下级“一把手”在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述责述廉、接受评议工作,通过开列必述清单、从严把控述的质量、综合“现场评议与日常监督”定级等方式,突出规范实施、效果把控,让“一把手”在述责述廉中接受严格“政治体检”。
强化以案促改,构建全过程监督链条
“今年我们集体收入增加了不少……”在广州市白云区夏茅村,香芒树边的草坪上,村干部高兴地向白云湖街道纪工委干部介绍起村集体全年增收情况。
几年前的夏茅村却是另一番景象。2020年前后,该村党支部书记、联社社长通过私下签订低价合同等方式窃取村集体巨额收益,村民反映强烈。对此,白云区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该村村干部相关问题,并督促镇街选准选好联社新任班子,指导开展涉案物业问题合同整改,整改问题合同45宗,为联社集体累计增收近1亿元。
广州不少城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村社经济属性突出,基层“一把手”违纪违法现象频发。聚焦区管单位、基层站所、村(社)等“一把手”,广州市纪检监察机关着力构建全过程监督链条。
“我们探索开发‘云监督’平台,强化大数据赋能,助力‘一把手’监督更加精准有效。”白云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同志介绍,通过大数据比对,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线索,比如合同双方是否存在夫妻关系,是否存在低价交易优亲厚友等,对监督中发现的腐败问题及时查处。
以查办案件为引领,广州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下沉蹲点指导,在全市选取11个经济体量大且腐败问题频发、违纪违法案件线索多的村(社),落实区纪委监委包案,去年4月到去年底,带动全市查处违纪违法村社干部1398人,其中“一把手”318人,形成有力震慑。
与此同时,通过强化以案促改、建立健全电子廉政档案等措施,推动完善基层监督制度,构建对各级“一把手”履职全周期监督闭环。
针对医药领域暴露出基建、耗材、药品、设备等项目的采购制度流程和内控制度漏洞,白云区纪委监委推动卫健部门制定修订相关制度规定321项,明确管理职责,规范采购流程,同时印发有关案件情况通报,组织区卫健部门和各医疗机构深入开展全系统警示教育,指导区卫健部门领导对医药系统29名“一把手”或负责人进行全覆盖的提醒谈话,累计召开137场次教育警示会议,2.9万人次接受教育。
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等违纪违法问题多发易发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白云区纪委监委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设置廉政档案填报事项,增加了填报人员及直系亲属与本人所在村(社)签订合同情况以及持有“四类不动产”等内容,推动延伸监督触角,强化对基层“一把手”“八小时以外”的监督,进一步扎紧规范权力运行的笼子。
“破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难题,关键要在‘实’上下功夫,推动监督手段真正可执行、易推广、有质效,让各级‘一把手’带头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广州‘二次创业’再出发营造好的发展环境。”广州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在线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