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法律>其他案例>以实干创造实绩

以实干创造实绩

时间:2024-9-24 14:42:04>跟律师谈谈<

     数字政务本是为了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然而一些地方和部门盲目跟风,导致各类政务应用程序一哄而上,让“指尖之便”沦为“指尖之负”;到基层调研,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有利于科学决策、精准施策、解难题促发展,然而有的干部搞作秀式、盆景式调研,不仅解决不了真问题,更让基层不堪重负。究其根本,这些行为往往是造势,而不是做事。

  “做事”与“造势”截然不同。“造势”者往往只看领导眼色、不看群众脸色,擅于包装自己。他们往往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虽然一时博人眼球,看起来轰轰烈烈,但终究是表面文章,对推动事业发展、造福一方百姓来说,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工作直面群众、最接地气。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评判一名干部好不好,评价工作干得怎么样,关键看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增进了人民福祉。因此,作风要实,举措要实,成效要实。干部要做事,不要造势,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实干创造实绩、赢得民心。焦裕禄“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带领干部群众整治内涝、风沙、盐碱;廖俊波“认准的事,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为百姓排忧解难,为地区发展筹谋奔波,打拼到生命最后一刻……这些优秀的领导干部都是干实事的人。实干精神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考验,也是干事创业的应有前提。党员、干部当厚植实干精神,鼓足实干劲头,让实干成为自觉,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把惠民利民的实事一件一件办好。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也要突出一个“实”字。各地各部门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在文件、会议、政务应用程序、调研等方面强化量的刚性约束,注重质的优化提升,坚决防范遏制因个人造势而加重基层负担的各类行为,努力做到真减负、减真负,给基层干部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人民日报》(2024年09月24日 19 版)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离婚律师咨询 在线律师 咨询律师 律师在线咨询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以实干创造实绩”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