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数字图书馆未经授权将570余位中国作家的作品扫描上网,此举引来众多中国作家强烈不满。眼下,这一事件正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作家加入反侵权的行列。
无疑,谷歌侵权事件在暴露出网络时代面临的侵权尴尬的同时,也为中国作家敲响了维权警钟。
1月11日,虽然是周一,但在杭州庆春路新华书店里,来买书的顾客依然很多。可是,假如所有图书都能通过网络免费阅读,还有多少人会去买书读?
谷歌侵权引发浙江作家愤怒
在过去5年,谷歌曾经高调宣布搭建全球最大的在线图书馆,目前该图书馆收录的图书已经超过了1000万册,其中有大量中国着作权人的作品。据悉,美国谷歌推出的这项数字图书馆计划的初衷,是将知识的宝藏为全人类免费共享。然而这一计划让谷歌频频遭到全球出版界的抗议和诉讼,同时,谷歌图书馆的版权之争也蔓延到了中国。
据初步调查,有570位中国权利人的17922部图书被谷歌侵权。中国作协副主席、浙江籍着名作家张抗抗的数十部作品,浙江作家麦家等人的作品也被谷歌数字图书馆扫描收录。针对谷歌的这一做法,张抗抗表示,在扫描收录自己的作品前,谷歌并未通知过自己。
张抗抗觉得,当前的网络文学侵权大致分成三部分:一是原创写作者受到了网络的侵权,网络未经授权使用他们的作品;二是网络和网络互相的侵权;第三是搜索引擎,通过搜索全部找得出网络作品。她说,最大的问题是谷歌全球化的数字图书馆没有经过着作权人的授权,是一个霸王条款。“尽管文化资源共享,让更多的人分享知识和文化没有错,但是有一个法律意识的前提,就是着作权应得到尊重。”
谷歌的这种侵权行为,引起了浙江作家的强烈不满。他们表示,商品经济时代盗版行为并不鲜见,但在美国这样大肆宣扬尊重知识产权的国家,却出现了这样大规模的世界性的知识掠夺行为,确实让我们很震惊。
值得欣慰的是,谷歌侵权事件发生后,中国作协和中国文字着作权协会扛起了替中国作家维权的大旗。中国文字着作权协会相继公布了两批谷歌收录中国作家作品清单,并积极与谷歌谈判,同时,中国作协也向谷歌发出了维权声明,督促谷歌尽快赔偿。
张抗抗说,中国作协一直在密切关注谷歌侵权一事,积极采取措施支持中国作家维权。同时,郑重向谷歌公司发出维权通告,明确表示,中国作家协会支持中国作家作品通过互联网传播使用,但必须在合法授权的前提下进行。如违反相关法律,侵犯作家权益,中国作家协会绝不会坐视不管,将坚决把维权行动进行到底。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任何事都必需经得起法律的拷问。”省作协主席程蔚东认为,在此事件中,谷歌不仅仅是一个公司,而是象征了一种文化符号,虽说第一位与谷歌对簿公堂的是上海作家棉棉,但也绝不仅代表着个人,而是代表了中国作家这一群体。可以说,事件本身带给我们的思考要比结果更加重要。
谷歌事件暴露作家维权软肋
近日,有消息称:谷歌表态同意和解,赔偿每人每本书至少60美元。
区区60美元,谷歌买的不仅仅是“阅读权”,还有“额外使用权”———借“书”来获取不正当利益。实际效益肯定不止60美元,可谷歌居然能用其和中国作家和谈,可见有问题的恐怕不仅仅是谷歌“霸道”,更折射出当前中国作家的维权困境———维权机制不成熟、维权意识薄弱。
侵权如此疯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作者维权意识薄弱。作者不可能将维权和写作同时作为自己的职业,就拿谷歌侵权一案来说,如果不是相关媒体报道,很多作家就一直蒙在鼓里。二是维权机制不成熟。现代作家打官司一般是自己请私人律师,而出版社、维权网维权等几乎处于“真空地带”。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侵权方式大行其道,防不胜防。”作家麦家评述道,许多侵权者大量使用虚假服务器注册地址或同时在各地设立多个服务器,使维权者难以找到他们的藏身所在;侵权者不断变化网站内容的销售手法,使维权者试图以司法途径维护权益时难以确定法院管辖地。随意扩大作品授权范围,故意混淆公益性行为和商业营利行为的界线。
“为此,在现实条件下,很多作家就害怕打维权官司。”省作协秘书长郑晓林介绍说,其实早在谷歌侵权事件发生之前,作家着作权遭到侵权的案例在浙江就屡见不鲜,很多作家作品被盗版,或被“官司”耗得没了脾气。在这种背景下,2002年,浙江省作家协会权益保障委会员宣告成立,几年间,为忙于写作的作家们,挽回了30余万元的损失。“但是,在眼下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单靠作家本人单打独斗来维权太困难了。”郑晓林无奈地表示。
涌现过许多文学大师的浙江,近年来新人辈出。作为浙江青年作家的摇篮,浙江省文学院每年都要与有写作实力的作家签约作品。“这样做,也是为了确保他们的作品不被盗窃,文学院签约的大都是有实力的正规出版社。”院长盛子潮说,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从自我做起,严格自律,不与盗版者同流合污,做到“不资助、不支持、不阅读、不传播”盗版。
作为浙江省作家协会的掌门人,程蔚东直言:侵权行为的不断出现,可以说在无声地告诫我们,中国数字出版版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面对种种非法侵权行为不能再无动于衷了,必须采取果断措施,通过法律纠正这一现象,否则,长此以往,必然挫伤作家原创的积极性,也将毁掉这个前途无量的新兴产业。为了保护作家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浙江虽然成立了作家权益保障机构,但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我们该如何有效地确保作家的智力劳动成果,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