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案例>182亿造车打水漂,如今全球裁员900人,73岁戴森水逆了吗?

182亿造车打水漂,如今全球裁员900人,73岁戴森水逆了吗?

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20-7-26 16:20:36>跟律师谈谈<

    给科技插上美的翅膀,那么你可能改变的就是一个时代。

   从苹果到戴森,这一代人用美给科学以新定义。苹果敲开了移动互联网新时代的大门,而戴森则重新定义了新家电。

   1947年,詹姆斯·戴森出生在英国的一个教师家庭里。出生的年代以及时代给予的机会让这一代人有幸参与了新旧时代的改变。

   1966年,詹姆斯·戴森就读于皇家艺术学院,家具设计以及室内设计的学习让他对于美的东西变得格外的敏感。

   1974年,27岁的詹姆斯·戴森自行设计了球轮小推车,也是这项设计让他敲开了设计与科技结合的大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三年之后这个小推车获得了1977年的建筑创新奖,但他的日子过的则并不如意。

   1978年,已经是三个孩子父亲的詹姆斯·戴森和家人仍旧居住在一个满是灰尘的农舍里,家里用于打扫的就只是一台破旧的真空吸尘器。

   如果不是这台真空吸尘器时常出毛病,詹姆斯·戴森就不会想着去动手修理它,那也就不会诞生后来的戴森科技。拆开这台真空吸尘器后,他发现当集尘袋塞满脏东西后,就会堵住进气孔,切断吸力。

   其实,从1908年吸尘器诞生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且并未解决。

   一开始,戴森设计了几百个模型去解决这个问题,但不幸的是他并没能成功。面对一堆失败的模型詹姆斯·戴森并没有放弃。此后他花了5年,不惜背负了高额的银行贷款,在做废了5127个模型之后,他终于发明了不需要集尘袋的双气旋真空吸尘器。

   1983年,詹姆斯·戴森制造出自己的第一台吸尘器样机。这台非常具有后现代色彩的粉红色产品,被命名为“G-Force”。

   机器制造出来之后,戴森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量产以及寻找合作方。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当时的欧洲,集尘袋产业是一个10亿英镑产值的大产业,为了维持现状业内人士都不愿意的和戴森合作。

   一番折腾之后,山穷水尽的戴森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戴森带着他的样品来到了日本,令戴森意外的是,这个科技和美感结合的产品很快打开了日本市场。

   到1991年,在日本拥有一台G-Force就是有钱人的象征,这点有点像我们现在拥有一台戴森吹风机一样。

   在日本发展了几年之后,戴森预感全球化的机会已经成熟。1993年,他在英国开设了研发中心,并建立了工厂。从此,戴森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

   1997年,戴森成为第一个获得欧洲设计奖的英国公司。

   2006年,戴森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南京建立了第一个生产基地。目前,戴森已稳坐欧美日澳吸尘器市场的头把交椅。

   此后的十年,戴森一直在中国不温不火。直到2018年搭上了天猫,戴森才在中国市场名声大噪。从最开始的吸尘器、吹风机,到后来的空气净化器、台灯等;售价高达3800元(全球最贵)的卷发棒套装一时间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目光。

   2015年,已经在中国逐渐打开市场的戴森开始尝试新的领域——电动汽车。

   2019年9月,詹姆斯·戴森在出席了巴黎戴森的开幕式,期间他向外界展示了一张前英国皇家空军基地的航拍照,这是他汽车研发的秘密团队。一个月后,戴森无奈地宣布电动汽车项目被迫放弃。

   从试水到豪赌再到放弃,戴森已为电动汽车项目投入了四年时间、数百名工程师和20亿英镑(约182亿人民币)。

   另外,今年的疫情也让戴森雪上加霜。据国外媒体报道,戴森公司周四表示,将在英国裁员600人,在全球范围内再裁员300人。

   据悉,戴森在全球拥有14000名员工,其中4000人分布在英国。

   182亿打水漂以及疫情的影响也并没能改变詹姆斯·戴森在英国的地位,目前他仍是英国首富。据《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显示,詹姆斯·戴森以以59亿美元(约合407亿人民币)财富位列全球第268位。



(注:本新闻来源腾讯网)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 律师咨询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182亿造车打水漂,”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