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看病贵,是群众普遍的呼声。为了促进药品降价,减轻群众负担,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两票制”、医保砍价等诸多改革措施。
然而,雷达财经统计发现,近年来,上市医药生物公司合计销售费用却处于高增长状态。其中,2018年上市药企合计销售费用较2016年增加超千亿。
医药生物公司增加的销售费用均用于正常销售?答案是否定的。雷达财经查询发现,许多医药上市公司曾卷入行贿案件。如曾卷入“斯坦福650万美元行贿门”的步长制药在2015年到2018年间,至少七次卷入行贿案件。
1月15日晚,反腐专题片《国家监察》第四集《护航民生》,通过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易利华落马事件,进一步揭开了医药行业黑色产业链。
上市药企两年销售费用暴增1130.84亿
据Wind统计,截至1月16日收盘,A股共有314家医药生物公司。
雷达财经计算发现,2016年314家公司销售费用合计为1426.4979亿元;2017年增加454.1379亿元,达到1880.6358亿元;2018年再增加676.703亿元,达到2557.3388亿元。
计算结果显示,2018年较2016年,314家公司合计销售费用增加1130.8409亿元。
上海医药、复星医药、步长制药、华润三九和恒瑞医药等14家公司2018年销售费用绝对金额超过50亿。其中,上海医药销售费用为110.581亿元,是唯一一家销售费用超过百亿的公司。
2014年至2018年期间,复星医药销售费用占当年营收比重逐年递增,销售费用绝对值也从23亿元增加至84.88亿元,5年间增加超60亿。
曾卷入“斯坦福650万美元行贿门”的步长制药2018年实现营收135.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8.88亿元,销售费用高达80.36亿元,销售费用率58.81%。销售费用中的93.15%为“市场及学术推广及咨询费”。
从销售费用占营业总收入比例来看,国农科技、灵康药业、龙津药业、大理药业和哈三联等17家公司占比超55%。
国农科技销售费用率排名第一。2018年,国农科技销售费用从7000余万,猛增至2亿7千万,增加约2亿,而其营业收入仅增加2.28亿。国农科技将销售费用的增长归因于“子公司山东华泰因‘两票制’医药政策,相应销售费用增加”,以及“子公司广州互娱公司因业务发展,相应销售费用较上年增加”。
销售费用率位居第二的灵康药业在2018年年报中称,公司主要采取区域经销商的销售模式,经销商负责公司产品在特定区域的销售,公司销售团队则为经销商提供学术和销售指导,帮助其开发和维护市场,从而有效贯彻和执行公司的市场策略。
销售费用率位居第三的龙津药业,2018年度销售费用较2017年度增加 5980.21万元,增幅32.71%。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是公司继续推进深度分销营销策略,直接负责或者共同建设原来由代理商负责的渠道管理等工作,商务服务费、市场管理服务费、学术会、信息服务费相应增加。
多家上市公司员工参与行贿
雷达财经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梳理发现,销售费用增加的其他一个原因是,多家医药上市公司工作人员曾参与行贿。
早在2002年,步长制药创始人之一、赵涛的父亲赵步长向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行贿1万美元。判决书显示,郑筱萸在审批8家药企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中,收受贿赂649万元,其中,仅中药注射剂清开灵相关贿款就高达104.4046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步长制药贵州省湄潭县区域医药代表在六年时间向该县三大公立医院32名医生行贿。一名陕西步长制药的医药代表被抓后,曾当庭指出:向医生行贿为公司制定的促销方式。
2015年至2018年期间,步长制药至少七次卷入行贿受贿中。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长生医药的医药代表陈某向政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政和县第十届(本届)政协委员范治金支付推广费。此外,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黄红成在2017年也曾被公诉机关指控犯非法经营罪。
院长落马揭开医药领域黑色产业链
医药公司与医院医生是怎样合谋的?1月15日,反腐专题片《国家监察》第四集《护航民生》揭开了这条黑色产业链。
专题片显示,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易利华的落马,导致61名医药代表被捕。
易建华的受贿手法非常隐蔽。2016年1月,易建华将自己的一套房产以高出市场价64%的价格售出,买家是医药代理的亲属。此外,其还将南京的一套房产以高于市场价28%的价格,让医药代表找人买下。
“易建华明确跟我说,不能直接用我的名义买。”一位医药代表称。
专案组顺藤摸瓜,还发现了医院“统方”的秘密。
所谓统方,是指医院对医生用药信息的统计。 专案组调查发现,为了获得精准信息,医药代表直接贿赂掌管医院信息系统的医生。从而准确对开药医生给予回扣,并对开药少的医生进行公关。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信息科原工作人员陈嘉按月将数十种药品的统方数据出售给多名医药代表,每种药品每个月的统方卖到200元到300元左右,几年来累计获利20多万元。无锡市人民医院信息处工作人员王伟,多年来也直接向多名医药代表出售统方,获利达160多万元。
王伟称,“有些医院(信息科)是整个科室一起做,大家心里都知道,心里都有数,认为法不责众。”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骨科原主任徐宏亮称,进口的材料回扣15%,国产的材料回扣20%。不拿可能真的需要一个坚强的内心。
专题片称,在医疗器械、药品和耗材采购中潜规则盛行;红包回扣泛滥、一些非基本用药药价虚高……而这真正买单的是普通患者。
财政部稽查77家重点药企
向医生行贿、给予医生回购,加大了医药公司销售费用。此外,药企的销售费用还有其他流向。
恒大研究院任泽平、李建国发布的文章《揭开中国药企销售费用畸高之谜》显示,“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药企的销售费用主要有六大流向:公关招标机构费用、公关医院相关负责人费用、医生回扣、医药代表提成、逃税洗钱(过票)成本、统方费用。其中公关招标机构、公关医院相关负责人和医生回扣分别对应招标环节、医院采购环节和处方销售环节,利益进行三次重新分配,且医生回扣占比超过一半。”
对于医药公司销售乱象,监管部门已注意到。2019年6月,财政部网站发布《财政部开展2019年度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此次检查重点围绕医药企业的费用、成本和收入的真实性等。
具体检查包括:销售费用真实性,销售费用列支是否有充分依据,是否真实发生;是否存在以咨询费、会议费、住宿费、交通费等各类发票套取大额现金的现象;是否存在从同一家单位多频次、大量取得发票的现象,必要时应延伸检查发票开具单位;会议费列支是否真实,发票内容与会议日程、参会人员、会议地点等要素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医疗机构将会议费、办公费、设备购置费用等转嫁医药企业的现象;是否存在通过专家咨询费、研发费、宣传费等方式向医务人员支付回扣的现象;是否将高开金额在扣除增值税后又以劳务费等形式支付给医院等机构或者用于医院开发、系统维护、学术推广等。另外还有其他事项,包括购药品数量、向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销售返点现象。
稽查名单中,共有77家药企,涉及到A股公司27家。具体包括:复星医药、上海医药、恒瑞医药、步长制药、华润三九、智飞生物、同仁堂、天力士、华北制药、天坛生物、吉药控股、大庆华科、景峰医药、奥赛康、仙琚制药、亚太药业、国药股份、江中制药、辰欣药业、安图生物、菲利华、卫光生物、太安堂、北大医药、同济堂、沃森生物、恒康医疗。
不过,雷达财经未能从公开渠道查询到稽查结果。
(注:本新闻来源腾讯网)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离婚律师咨询 在线律师 咨询律师 律师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