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长城)2019年动作不断,尤其是自宋黎定就任中国长城董事长以来,消息频出,引发外界无穷遐想和关注。
12月23日,中国长城与温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已经选址建厂。这意味着中国长城在区域布局方面又下一城。
区域布局与产业并购共进
拓展发展空间与拉长产业链条同步
中国长城总裁徐刚对市界表示:此次选择与温州市政府合作首先基于温州市的地理位置,能够辐射整个长三角;其次,温州商业氛围浓厚,温商遍布世界各地,人们的创新意识更强,更适合发展前沿技术。
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国长城加速产业发展的路径日渐清晰,区域布局与产业并购共进。温州已经是中国长城今年签约的第四个合作城市,前三个分别是郑州、太原、合肥,且均已经建立生产基地并设立全资子公司。
据悉,中国长城在与各地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后,将逐步在当地建立起及研发、生产、销售、交付等全流程为一体的创新基地,不仅能在当地促进国产整机的应用和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更能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全面促进当地经济。同时可以全面快速推动中国长城自主研发的国产整机在各地进入使用阶段。
在选择优先布局城市上,徐刚总裁对市界表示,长城方面不仅关注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也会考虑城市的战略意义,比如正在洽谈中的新疆和哈尔滨等城市。
除了区域布局,中国长城也正在加速产业并购的进程。
2019年8月,中国长城收购了天津飞腾合计35%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天津飞腾主要致力于国产高性能、低功耗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与服务,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性能、低功耗的CPU、ASIC、SoC等芯片产品、IP产品以及基于这些产品的系统级解决方案。主要面向信息化和云计算市场,主要营业收入以芯片销售收入为主,飞腾CPU目前已经成为国产主力芯片。近年,随着各行业信息化应用的逐渐深入,飞腾CPU销量逐年递增。收购完成后,中国长城将在CPU等产品技术上更进一步。
12月2日,中国长城发布公告,宣布为进一步完善中国长城的产业链和生态链,将收购轨道交通研究院100%的股权。据公开资料,轨道交通研究院的主营业务是在自主可控工业控制器、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领域孵化国产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建设区域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服务能力,提供区域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主要产品涉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等。此次收购将巩固扩大中国长城军工业务市场规模,推动军民两用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长城谋划王者归来
进入2019年这样的爆发期并不容易。在此之前,中国长城已经在国产整机上的研发上投入多年,2017年开始有一条生产线,产能200万台。直到国家发布“352”计划,中国长城才开始由潜心研发转为全面布局。
同时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不少。首先是市场,在中国长城区域布局的战略中,合作的地方政府至关重要。因为在各地推动信息安全事业、在关键领域用自主研发产品替代现有的过程中,企业的每一步都需要政府的推动支持,达成合作框架之后的具体方案需要双方不断洽谈。“以温州市为例,前前后后一共谈了100天才最终敲定,我们笑称这是百日大战。”中国长城方对市界说。
其次是大众的认可度。在大多数用户过去的印象中,电脑的性能、CPU等还是国外的品牌更好些。而中国长城此前专注研发,并未在市场口碑上做过多宣传。现在,中国长城正在寻找更多可以让国产整机“亮相”的机会,比如与国防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大学生编程竞赛、为世界女子电子竞技大赛提供整机支持等,试图用这种接受度更广的方式让大家意识到,目前的国产整机已经在各方面都不逊色于国外品牌。
而与其他国内品牌相比,中国长城最大的优势是其全产业链的生态和技术。中国长城拥有自主研发芯片、CPU、各硬件软件直至整机等全产线的技术,而大多数其他公司只能做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部分。“在上届‘数字中国’展会上,很多国产整机品牌都去来,但是只有我们敢把机器掀开来给大家看,因为只有我们是全自主研发的,其他那些的芯片都是采购我们的。”中国长城对市界表示。
此外,投入产出比是对上市公司来讲很关键的问题,目前中国长城还处于前期投入的阶段。Wind数据显示,近三年来中国长城的研发投入逐年上升,2018年超过7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已经达到5.9亿。加之在各地投资建厂、组建团队等,投入规模可想而知。“我们不担心这个,看长城今年以来的股价翻倍就知道,投资者对我们有信心,市场也会给我们回报。何况作为国家队,这件事情除了我们也没有人能做。”
据公开资料,中国长城创造出多项第一:曾经研发出中国第一台高级中文计算机、第一块硬盘、第一台显示器、第一台光笔图形显示终端、第一款终端ASIC芯片等。还拥有60余款系列产品、近100款自主研发的计算机主板、近200项国产整机领域专利。
如今随着国产芯片技术的提升、政策的成熟,虽然任重道远,但中国长城已经做好砥砺前行、王者归来的准备。
(注:本新闻来源腾讯网)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咨询热线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