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跑了,董事长没跑成。
7月10日晚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獐子岛涉嫌财务造假,涉嫌虚假记载等问题,部分内容“已经严重失实 ”。
对此,证监会给予獐子岛警告处分,并处60万元罚款。
证监会拟对董事长吴厚刚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对梁峻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勾荣、孙福君分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距离2018年2月9日,獐子岛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以来,已经过去17个月。
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表示,公司和被罚管理层都将进行申辩;目前,已经在准备申辩材料当中。
而獐子岛官方今天在互动平台表示,獐子岛的海洋牧场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虽然取得一定的示范效果,但仍在不断完善中。
看到这里,我不禁笑了,你还有脸申诉,目前獐子岛有4.9万股东,不知道股东看到了会不会一拍大腿,真后悔买了这股票。
01
“扇贝门”是从2018年1月30日开始发酵的。当日,獐子岛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扇贝跑了”成了獐子岛的笑柄,随后,该集团也接到了来自证监会的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17个月里,獐子岛的2017年年报、2018年年报接连发布,甚至曾神奇地迎来“扭亏转盈”。4月底,獐子岛2018年年报显示,实现营收27.98亿元,净利润3210.92万元,同比增长104.44%。
表面是扭亏为盈,事实上是獐子岛集团通过财务造假、做虚假公告,来掩盖业绩亏损的事实。
证监会称,獐子岛涉嫌财务造假,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其披露的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关于底播虾夷扇贝2017年终盘点情况的公告》和《关于核销资产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涉嫌虚假记载。
而在2018年1月30日晚间,獐子岛发布《2017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报告中将之前发布的公司盈利1亿元左右的说法全盘推翻,改为亏损5.3亿到7.2亿。
自第二次扇贝逃走后,獐子岛股价从7.97元/股跌到如今的3.50元/股,跌幅达56%。
截止7月11日收盘,獐子岛股价3.28元/股,市值23亿元。在接受证监会调查的17个月里,獐子岛市值蒸发超过30亿。
其中对于业绩调整的原因,獐子岛报告的原文是这样解释的。
年末盘点扇贝发现“部分海域”“存货异常”,将导致公司2017年全年亏损。扇贝市场不景气:扇贝瘦了、国外扇贝冲击、收入毛利降低等等。
更令人称奇的是,獐子岛将底播虾夷扇贝损失的原因,初步归结为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更加剧了饵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温度的异常,造成高温期后的扇贝越来越瘦,品质越来越差,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扇贝没有得到恢复,最后诱发死亡。
此报告一出,众多獐子岛的股东小散一脸懵逼,说好的赚1个亿呢?不盈利也就算了,竟然还亏损6个亿!
怒不可遏的散户竟然喊出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过激口号,
02
翻翻獐子岛之前发布的公告,发现在2017年10月25日有一则《2017 年秋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结果的公告》。
这则报告非常简短,基本只是下了一个结论:经过抽检显示,其扇贝不存在减值风险。
继续往前翻,发现抽检扇贝存量这件事,獐子岛每年只春秋两季公示两次。
而扇贝从播种到收获大概需要三年。
这么长的周期,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发生变故的概率其实非常大。如果獐子岛公司真的每年只抽检两次扇贝存量,那么养扇贝这件事和游戏开宝箱有什么区别?
不知道如何抽测扇贝存量,但是如果獐子岛公司不是每半年抽检一次,那么又怎么解释从上一次抽检报告的2017年10月底,到现在3个多月的时间才发现部分海域存货异常?
在这一事件爆发后,有关獐子岛的种种“劣迹”也随之爆发出来。
2018年2月,央视财经报道显示,獐子岛员工和岛上居民纷纷反映,集团多年以来内部员工偷盗成风。2012年,獐子岛就曾出现2600万元扇贝遭内部人员盗窃的事件。
公司员工表示,这样的偷窃和丢失在集团内部经常发生,公司领导睁一眼闭一只眼。
此外,还有岛上居民透露,獐子岛内部混乱,即便有人举报,最后不了了之,内部问责不透明,“甚至看门的老头都喝茅台”
03
不管这次的原因是“扇贝瘦了”还是什么,反正这一幕在了解獐子岛历史的人看来是如此熟悉,与2014年那一幕几乎如出一辙。
2014年10月30日,獐子岛公司毫无征兆地发布了《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监盘、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会计处理的专项说明》
动辄上亿的核销数字让人脊背发凉,股民散户瞬间炸锅,甚至有投资者叫嚣“活要见贝,死要见壳”,强烈要求獐子岛“交出扇贝尸体”。
在后续的一系列报告中,獐子岛公司解释道,因为北黄海遭遇异常的冷水团,公司105.64万亩海洋牧场遭遇灭顶之灾,受此影响,公司前三季业绩“大变脸”,由上半年的盈利4845万元转而变为亏损约8.12亿。这件事被称为2014年的“黑天鹅”事件之一。
一样的毫无征兆,一样的盈利转巨亏。
这件事情引发了一系列的官司,什么播种造假、大股东提前减持、证监会核查等等,直到现在屁股都没有完全擦干净。
最后,在大量质疑面前,獐子岛虽涉险过关,但为“平息民愤”,公司还是出台包括董事长自掏1亿元补偿上市公司、总裁办成员集体降薪并增持股票、员工持股计划等系列措施对冲利空。
獐子岛公司于《业绩修正公告》的第二天即宣告停牌。
官方发布公告表示,已经成立灾害应对工作小组,明确后续每天的对外信息发布机制,保障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
但是广大股民显然并不买账,你一则公告,扇贝说没就没了,留下这几个亿的亏空谁担?
仔细算算,两次“扇贝跑路”的损失几乎是獐子岛的全部利润。2014年第一次,獐子岛亏损11.89亿元,本次跑路,獐子岛预亏5.3~7.2亿元。而其十多年的总盈利也仅区区16亿元,也就是说两次跑路,直接导致这十多年白干。
我们不禁要去思考一个问题:一家已经上市十多年的公司,其风控为何如此落后?是时候该彻底根治一下了。再这样下去,恐怕过不了山海关的就不仅仅是投资了.
我国在80年代引入虾夷扇贝之后,在辽宁和山东北部的部分环境条件接近其原生产地的区域就快速发展出了虾夷扇贝的养殖产业,在某个时间段内,獐子岛曾经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世纪之交的时候,獐子岛就建成了国内首个底播虾夷扇贝的海洋牧场,在那个年代,獐子岛是扇贝养殖行业毫无疑问的巅峰,谁也没想到到了今天这个名字竟然成了闹剧的代名词。
獐子岛,请管好你的扇贝,不要糟蹋这片碧海蓝天。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咨询热线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