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案例>股价崩盘后佳源国际“疗伤”,但短期偿债压力仍大

股价崩盘后佳源国际“疗伤”,但短期偿债压力仍大

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19-3-29 11:06:44>跟律师谈谈<

   在经历两个月前的“血洗式”崩盘后,来自浙江嘉兴的小房企佳源国际(2768.HK)开始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3月27日,佳源国际在香港举办的2018年业绩发布会算得上其上市三年来最受追捧的一场,加座之后,现场仍有媒体无座。

   业绩会上,佳源国际主席兼非执行董事沈天晴、新任副主席兼总裁、执行董事张翼以及联席公司秘书卓晓楠对外界关注的股价、债务等问题作出解答。沈天晴表示,“我们可以肯定佳源国际股价暴跌是别有用心的人恶意做空。”

   追溯到1月初,因母公司佳源集团深陷“销售增幅造假”风波,佳源国际遭殃,股价在1月17日出现断崖式下跌,收盘价为2.52港元/股,市值一日内蒸发263亿港元,沈天晴质押的9362万股股份被强行平仓。

   股价暴跌后佳源国际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通过发声明、举办投资者午餐会对外传达其对股价下跌原因的判断以及自身的经营状况,并且还引入“海航老将”张翼以补齐公司内部的管理短板。尽管如此,资本市场的信心仍然还没有完全恢复,截至3月27日收盘,佳源国际的股价为4.09港元/股,比暴跌前少了超过10港元。

   “从此次股价暴跌事件中公司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以强化自身的管理,尤其是让我们更加公开透明。” 沈天晴指出。而对于如何恢复资本市场对佳源国际信心的问题,张翼称,佳源国际会不断改善经营状况向市场交出一份好的答卷。

   佳源国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其合约销售额分别为23.2亿元、38.2亿元、46.5亿元,上市第二年开始,佳源国际加速扩展,2017年和2018年的合约销售额分别为103.7亿元、201.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3%和94.6%。

   业绩的增长在于佳源国际加大了土地投资力度,2018年其通过招拍挂、收并购及合作开发等方式获取了13个项目,新增总建筑面积约392万平方米,新进入香港、上海、广东、贵州、新疆与柬埔寨等区域。

   截至2018年底,佳源国际共拥有45个项目,分布在16个境内外城市,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924万平方米,其中长三角区域占比65%、粤港澳大湾区占比15%、其他重点省会城市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分别占比13%及7%。

   佳源国际将2019年的销售目标定为280亿元,张翼表示,公司在2019年最大可推货值将超过500亿元,对于完成该目标很有信心。此外,佳源国际希望在五年内能达成千亿规模,并表示会持续获得佳源集团注入优质资产。

   沈天晴称,“佳源国际只占佳源集团的23%,做大佳源国际是我的目标,也是我的初心。我们将有序的将佳源集团的优质资产注入到佳源国际中,至于具体的数量和项目分布城市,后续将通过公告披露。”

   除了股价和业绩外,财务状况也是佳源国际此场业绩会上的焦点。数据显示,2018年佳源国际的收益约104.59亿,同比增加37.5%;毛利增加约28.4%至约33.06亿元;纯利约18.63亿元,同比增加38.6%;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7.94亿元,同比增加34.7%。

   而从负债来看,截止去年底,佳源国际的银行及其它借款约为125.75亿元,其中1年以内到期的债务约48.01亿元,而其期末已质押/受限制银行存款以及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约为53.34亿元,其中受限制银行存款约8.57亿元,扣除这部分额度,佳源国际的现金流将难以覆盖短期债务。

   对于短期偿债压力较大的问题,张翼并未正面回应,仅表示,“我们必须保证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必须保持长短期债务的一定比例组合,必须要保有一定的现金流量。”对于后续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安排,他表示会在合适的时间根据项目以及财务的需要去启动发债。

   张翼指出,佳源国际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包括跟一些金融机构建立综合的授信。此外,佳源国际还将拓宽国内购房尾款及供应链ABS融资渠道,以及引入策略股东以优化资本。

   针对引入策略股东的问题,张翼表示,主要是在项目层面与策略股东进行合作。与此同时,沈天晴透露:“佳源没有考虑将现有的项目整体打包出售,引进合作是指未来的发展。”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在线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股价崩盘后佳源国际“”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