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下午,茅台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网络传播的关于季克良不再担任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的消息属实。“属正常卸任。贵州省国资委考虑到季克良先生年纪太大,让他卸任休息。”
季克良被业内称为“茅台教父”,1939年出生的他在茅台工作超过50年。曾兼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三职于一身,推动见证了茅台登陆资本市场,并逐步成为我国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
记者了解到,在任职期间,季克良曾抛出“茅台护肝论”,并受到行业内外热议。他还提到:“我一直的主张都是要让老百姓喝得起茅台酒。”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茅台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333.97亿元、157.64亿元,均遥遥领先其他白酒企业。
“不再担任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
一份关于季克良不再担任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的任免通知,正在网络上疯狂传播。
落款时间为8月24日的贵州省国资委任免通知的文件显示,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季克良不再担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贵州省酒业高级技术顾问职务。
“文件属实,属于正常卸任。”茅台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季老也说过,贵州省国资委考虑到自己年龄太大,让他卸任,也是为了让他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去休息。”
1939年出生的季克良在茅台工作超过50年,曾从事茅台酒的生产技术、科研、质量管理、党务等工作。1998年起,他身兼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三职于一身。
2011年,季克良正式卸任董事长一职;从2015年8月起,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贵州茅台酒股份公司董事职务,并办理退休手续,仅保留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和技术总顾问职位。
上述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季老还表态,如果茅台有需要的话,他还会参与其中的。”
8月31日下午,记者多次致电贵州省国资委,电话始终未接通。贵州省国资委官网在8月28日发布新闻称:“省国资委召开会议专题听取茅台集团工作情况汇报。”不过并未提及上述事宜。
事实上,茅台的管理层正在经历新老交替。在上述文件中还显示,茅台集团前总经理刘自力也不再担任技术顾问职务。而今年5月,袁仁国卸任茅台集团董事长。
与此同时,茅台进入“李保芳时代”。目前,李保芳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并兼任党委书记和总经理。
“茅台教父”的AB面
在茅台工作超50年的季克良,被业内称为“茅台教父”。他见证了茅台集团的发展壮大,从2001年登陆资本市场,到2017年市值首破万亿元,茅台已经成为我国白酒行业的一种现象。
数据显示,2001年茅台登陆资本市场,其营收为16.19亿元。彼时,“中国白酒大王”五粮液的营收为47.42亿元。2008年,茅台在营收上曾实现过对五粮液的短暂赶超。直至2013年,茅台全面赶超五粮液,并逐渐拉开与其他酒企的差距。
与此同时,在季克良任职期间,茅台的产能得到很大释放。有数据显示,季克良初到茅台酒厂时,公司产能为200吨。在上市之初,这一数字为6000吨。发展至季克良卸任时的2011年,茅台酒产量已经到了3万吨。
“季老为茅台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不仅在茅台,乃至整个酒行业,都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一位领导和长者。”上述茅台集团负责人向记者如此表述。
值得注意的是,在季克良任职期间,茅台获得飞速发展,其终端零售价格也在水涨船高。
记者了解到,在2011年,茅台集团决定:茅台提价20%,53度飞天茅台出厂价从619元/瓶,上调至819元/瓶,而终端零售价为959元。
季克良曾多次表示:“茅台不是奢侈品,也不希望它成为奢侈品,希望茅台成为工薪阶层的酒。”
不过,此后茅台曾多次提价。直至今日,53度飞天茅台终端零售价为1499元。只是市场上仍然难觅其身影。
此外,季克良在2004年前后抛出的“茅台护肝论”,一度引发业内热议。
2002年,茅台刚刚登陆资本市场不久,季克良曾发表言论称,1993年通过调查发现茅台酒能够保肝,不伤肝。统计数字表明,与喝其他酒的人比较,喝茅台酒的人几乎没有肝病,而喝其他酒相同量的人有肝病。为证明这个观念,茅台还进行了一项科学研究,结论是包括全国11个肝脏专家都签字认可,茅台酒确确实实能够保肝。
这一言论一度受到很大争议。时任五粮液集团董事长王国春,在2009年初的股东大会上就曾“炮轰”茅台。“说喝茅台是保健身体,不得肝癌,是没有证据的。茅台宣传它的酒能保肝、护肝,这是很不道德的。”王国春曾公开表示。
彼时,茅台与五粮液的追赶战颇为激烈。根据2008年财报显示,茅台以82.42亿元营收短暂反超五粮液的79.33亿元。
巧合的是,王国春“炮轰”后的四年内,五粮液再次在营收上取得优势。直至2013年茅台实现全面反超,并逐渐拉开与其他酒企的差距。
截至2018年上半年,茅台营收333.97亿元,净利润157.64亿元。五粮液同期数据分别为214.21亿元和71.10亿元。
(注:本新闻来源腾讯网)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在线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