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黄石一女子唐静因孩子的入学使家庭的负担加重,没有固定工作,向银行贷款不满足条件,于是一条短信打开了她的网贷的之路。
进一步联系后,唐静开始了第一笔网络贷款——借5000元。她没想到的是,恰恰是这5000元,不断裹挟着她,在网贷的深渊中,越陷越深。负债74万元。
一个笔记本详细的记录了她50余笔的网贷的方式和具体内容。
以第一笔5000元贷款为例。唐静和放款方约定,她写下5000元欠条,期限为3天。放款方会提取2000元手续费,唐静实际到手3000元;利息为26%;逾期后,每日利息上浮等。唐静拿到这3000元后,即便在借款期限内还款,也要付8000余元。
如果你三天还不了,可以向第二名放款者借……经过一个又一个的推荐,一年多的网贷过程中,她实际借到手的金额不足8万元,但累加利息,已负债74万元。
这笔贷款虽然号称零门槛,但唐静需向对方提供手持身份证的图片、家庭住址、通讯录中重要联系人的电话号码……
2017年年底走投无路的她想到了卖房还贷,唐静用换车的方式骗取丈夫的同意卖房,他们的房子位于磁湖北岸,80多平方米,按二手房市场价,可卖40余万元。急于套现被20万元卖了。
今年3月17日唐静自杀未遂,“实在是筹集不到钱了。”唐静束手无策,她开始面临暴力讨债——讨债者频繁打电话骚扰唐静和她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每天都会有无数个骚扰电话;经PS过的色情图片、恐吓告示在她的朋友圈中流传;更有甚者威胁说要寄骨灰盒……
可总有一些陷阱和套路,隐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碰不得。一经卷入,便是深渊。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网 律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