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以来,杭州经济开发区法院陆续受理了一批案件,案件的被告都是高校大学生,有18人,案由都是民间借贷,也就是说,大学生借钱不还成了被告,18个大学生借款总标的金额达117万元,与高校学生正常消费水准不符。
在审理这类借贷案件时,法官发现,普遍存在证据不齐备、借据不完整、约定的利息、违约金较高、原告方涉嫌犯罪等情况,甚至出现“高额罚息”、“裸条催收”等极端事件,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开发区法院没有以追求高结案率的方式简单结案,而是将该批案件移送公安立案侦查。10月16日,这批案件的第一个案件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
他们只放贷给学生,因为父母不会不管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有浙江省最大规模的下沙高教园区,集聚了14所高等院校,在校师生达到15万名,为了追求高消费,有的学生安装了6、7个借款APP,每个月的还款额最低额要5000多元。部分学生为躲避追讨借款严重影响学业,甚至办理退学。
大学生们没有固定收入,没有资产抵押,没有信用担保,按理来说他们的按期还款率应该不高,却有人只放贷给这个团体,”因为学生还小,他们还不起父母不会不管。”且借贷门槛低、手续简单、除身份证和父母电话外不需要提供其他材料,基本有同学的朋友、老乡等“相熟”中间人介绍促成借款。
在放款环节上,套路满满,比如有的借款是现金支付,无银行打款凭证,最终借了多少说不清楚。有的是借条上的金额与实际拿到的不符,比如借款一万,借条上写着却是2万。如若未按期还款或失去联系,借款上多出的1万就作为上门要债的差旅费、违约金等等。
大学生还不出钱遭到非法拘禁
大学生小杨和女友朱某都是某高校在校生,因女友想开美甲店向贷款中介借款4万元,并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上写着借款9万元,期限一个月,月息1.5%。
当时,中介高某当场通过支付宝汇款9万元到杨某的账户上,杨某再转账5万到中介石某的支付宝帐户,最后扣除手续费及保证金,实际到手3万余元。
在陆续还了7.8万元后,还剩1.2万元无法支付。
中介马上联系了杨某父亲,其父称杨某之前就有多到处借钱被催款的事情发生,对其已经失望至极,不会再替他还款,于是高某一方面拿着9万元的欠条到开发区法院起诉,一方面开始用自己的手段追讨。
2016年4月16日晚,被告人肖某、胡某、石某、高某与大学生杨某先在一家面包店协商还款事宜,面包店关门后,几人又去了弗雷德肯德基二楼继续谈话,双方谈不拢。女友朱某报了警,被带到白杨派出所。但是被告四人轮流在派出所外守候,大学生杨某因害怕被催讨欠款甚至都不敢出派出所。直至4月19日,杨某一出派出所,就被四被告人带走,当晚被看管于酒店内。次日,杨某称自己名下有车可做抵押,四人挟持杨某驾车前往东阳市某骑车修理厂,却得知该车已抵押了其他用途。未果后,殴打杨某,又将其带回开发区江堤边再次殴打。之后,私人将杨某控制在开发区某酒店,直至4月25日中午,杨某才得以离开。
放贷人被以非法拘禁罪判刑
因为之前有关两人的借款纠纷在案件抵达法院后,后来双方在法官的主持下达成调解。但法官仔细审查案卷发现该借贷案件不单纯,而后移送公安。
今年,法院认定四被告结伙非法拘禁他人,酌情予以区分,分别作出有期徒刑1年1个月到1年4个月的处罚。
另外,对于大学生借贷,法官尤其强调一是要向正规借贷平台去借款,留存凭证以备维权。要注意留存宣传单页、付款凭证等。遇到纠纷时及时寻求帮助。二是要谨防信息泄露。不要将自己的身份信息借给他人使用,不要帮助他人在开立账户或注册信息,不要轻易向他人泄露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等信息,守住个人信息和财产的安全防线。最重要的是科学理性消费。衡量好自己的经济实力。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 免费律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