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案例>长沙一对夫妇20年醉心老婆饼 一年卖出千万元

长沙一对夫妇20年醉心老婆饼 一年卖出千万元

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16-12-9 15:51:47>跟律师谈谈<

今日,60岁的周均明忙得脚不沾地。接打电话、招待宾客、指导生产,一天下来,不见疲态。

入驻宁乡高新区,周均明完成人生中又一件大事:产品从作坊式制作,到公司化生产的华丽转变,新上线的烘焙线也出炉了搬入新厂后的第一批老婆饼。

20年来,凭借诚信经营,周均明和邹波两夫妻一张老婆饼,年销千万元。期间,有关停倒闭、有东山再起,有“命悬一线”,也有喜获新生。今日,周均明夫妻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他们20年来筚路蓝缕、专注制作老婆饼的创业故事。

初创多波折

10来平方米小作坊起家

生于1956年的周均明,农家子弟,高中学历,但脑子灵活,能说会道,20多岁时进入一家食品企业做培训。

1993年,在食品厂浸染已久的周均明在长沙县高桥镇开了一家蛋糕店,后又搬至岳阳平江县。

一次偶然的机会,周均明在平江县城发现了一家畅销的老婆饼店铺,也想学,又担心老板不愿教,便打着调货的幌子去讨教。

第一次老板热心接待了他,第二次再上门调货时,求教心切的周均明被老板识破。“你是想学做老婆饼吧?”老板瞪着眼睛问周均明。被戳穿的周均明没有觉得难堪,反而更加直率,将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老板。就这样,周均明学会了制作老婆饼。

但由于资金匮乏、管理不善, 1993年,他在平江的蛋糕店被迫关停后,也是身无分文。与其仅见面数次的平江县轻工业局一位负责人当场掏了200元送他作回家的路费。他灰头土脸地离开了平江。

3年后,周均明向朋友借了300元,卷土重来,在长沙东瓜山租了一个店铺继续卖蛋糕、做老婆饼。经营状况虽有好转,但也只能算是惨淡经营。

事情发生转机是在2000年。那年,经婚姻介绍所牵线,周均明结识了现在的妻子、从种子公司下岗的邹波。这是个组合家庭,但两人互相尊重,彼此珍惜这份缘。“我觉得是她给我带来了福运。”周均明说,自那以后,蛋糕店越做越大,到2005年时,夫妻俩已拥有2个蛋糕店、2个中西餐厅、1个食品厂和1个家政服务中介所。

企业陷泥潭

朋友伸援手挽颓势

周均明夫妇遇到一个难题:两人精力有限,专注于蛋糕店,就容易忽略食品厂,顾此失彼,导致经营状况一落千丈,欠下上百万元的债。

恰在此时,妻子邹波和女儿又感冒住进医。一时间,周均明像是断了翅膀的孤雁,无力感在心中升腾。“人都说男人有泪不轻弹,那时,我真的就想大哭一场。”周均明说。

当时,周均明的食品厂还欠着两个月的租金。房东从美国回来,周均明本以为房东回国是来追债,却发现原来是给他传授良计的。

听完周均明的窘境,房东指出了他盲目扩张、经营不善的弊端,并承诺,等他挣到钱时再收房租。感动不已的周均明把一些房子、店铺转卖,还清了债务。

“最困难的是2007年那一次。”据周均明讲述,当年,他已注册长沙明字饼业公司,生产的老婆饼受到同行产品冲击,销路不畅,连1.8万元的面粉钱都拿不出来。

一年中,面粉店老板只字未提债务,也未给周均明打过一个电话催债。出于诚信,周均明还是给对方拨去了电话:“我是有血有骨的人,一定会把老婆饼坚持做下去,还清你的钱。”

果不其然,一年之后,周均明的老婆饼获得市场青睐,当年销售1000多万元,纯利润便达到300多万元。“逢年过节,长沙县好多单位买的都是老婆饼。”周均明描述当年的火爆销售场面时,仍是一脸兴奋。

引进新设备

大干一场,明年产值5000万元

近年来,明字饼业蒸蒸日上,在星沙湘绣城内租的作坊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今年5月,多次考察后,周均明创办的明字饼业落户宁乡高新区,车间扩大到2200平方米。

前几月,周均明和妻子邹波几乎每天奔波于星沙和宁乡两地。周均明负责联系业务,邹波负责内部生产,两人分工明确,十分默契。

夫唱妇随,是周均明夫妻俩的真实写照。“十多年来,我们俩从来没有红过脸,企业遇到再大的困难、遭遇再大的压力,都是共同商量,齐心协力一致解决。”周均明笑称两人创业共同做老婆饼是“前世的姻缘”。

夫妻俩拧成一股绳,企业经营也是一年一个样。周均明说,这两年,他几乎每年都要添新设备,研发新产品。目前,明字饼业已开发老婆饼、煎饼、桃酥等10多个品种。

今年,周均明新引进一条丹麦酥煎饼燃气式烤炉生产线,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以前小作坊手工制作时,一个人10分钟才能包70个馅饼,现在机器1分钟可包60个馅饼,4台包馅机每分钟可以包240个馅饼。

今日,记者在宁乡高新区明字饼业公司看到,和好的面粉和馅放入机器,经过自动包饼、摆盘,人工刷蛋液,再由传送带送到长达50米的隧道烤炉中。估摸15分钟,一个个闪着金色光泽、松软的老婆饼带着香气出炉。这是明字饼业入驻宁乡高新区后,新的生产线投产后产出的第一批老婆饼。

如今,尽管已是知天命之年,但周均明仍是干劲十足,自己笑称是“六十岁的年纪,三十岁的心态”。新厂房、新设备,给了他新动力,“明年争取做到5000万元产值”,周均明高兴地对记者说。

记者手记

无诚信无以立足

在采访中,周均明说的最多的两个词是“感恩”和“诚信”。明字饼业跌跌撞撞走过20年,最终从一个生产作坊,到一家正规化公司,也是立足于此。

周均明还记得,2007年他欠了一家芝麻店老板5万元物料费,老板知他艰难,出于朋友情义,将5万元的欠条撕掉了,并从此不提欠条一事。周均明深知芝麻店老板仁义,心里暗下决定,一定不辜负朋友的信任。

2008年,周均明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用报纸包了6万元来到芝麻店老板家。老板打开报纸一看,脸上不悦,从中抽出一万元退给周均明,将剩下的钱默默收下,把酒言欢。

也正如周均明所说,一个企业要生存20年并不容易,如果不是自己诚信经营,朋友总在危难时刻相助,他也没法坚持到现在。他告诉记者,此前他一直坚信自己会奋斗下去,总有一天企业会重新“站”起来。

 

(注:本新闻来源腾讯网)

欢迎离婚咨询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离婚律师  工伤认定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长沙一对夫妇20年醉”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