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由云法律网 的小编为您介绍一则案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遇到任何法律问题欢迎到云法律网 进行免费在线律师咨询。
案情:
甲刚进入一家国家级的技术性企业工作,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在进入企业的同时,人事便让他签订一份关于竞业限制的协议,虽然甲了解技术行业对于保密工作时十分到位的,可是对于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同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却一概不知。
以下是关于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时,企业与劳动者需要注意的事项:
企业在劳动关系管理中,经常将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协议作为相互替换的工具,实际上在实务中,证明员工在离职后违反了保密义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如果用人单位确实觉得有必要要求员工在离职之后遵守保密义务,一般是同时与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直接限制员工从事相关行业。证明离职了的员工在从事相关行业,要比证明他违反了保密义务(要证明有关商业秘密是从离职员工这里泄露出去的)简单得多,因此竞业限制协议更具有可操作性。
这里所说的竞业限制(也称竞业禁止、竞业避止),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限内,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竞业限制有利于对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核心竞争力的保护,是世界各国在法律或实践中广泛采取的做法。
对于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会注意以下几点:
1、在我国,离职后的竞业限制义务并非一种法定义务。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事先约定(而且必须满足一些条件)的情况下,劳动者没有义务遵守竞业限制,这与保密义务不同。
2、竞业限制的人员范围:法律规定,竞业限制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即限于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核心技术的人员,并不适用于每个劳动者。同时,由于竞业限制并非无代价,用人单位要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因此用人单位没必要与每一名员工都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3、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离职之后两年。如果约定竞业限制期限超过离职后两年,那么超过两年之后的竞业限制期限是无效的。
4、有效的竞业限制,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在离职之后按月向劳动者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在职时提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或者是一次性支付补偿金的做法都不可取。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标准,目前在《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均没有规定,但在某些地方性法规里已经有一些标准,或者正在起草中,例如规定竞业限制补偿金不得低于劳动者离职前工资的一定比例。对此需要我们在签约时加以了解。
为减少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手续上的麻烦,双方可以在合同里指定收款账户。
用人单位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怎么办?劳动者可以主张竞业限制义务失效,也可以在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的情况下,要求用人单位按约定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
云法律网 专业企业法务律师为您编辑整理
欢迎到云法律网 在线律师免费咨询!
在线法律咨询 法律助手 法律文书 杭州律师 《婚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