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近4个月的SST幸福(600743)昨天一则股改方案让北京市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任志强博客,任志强新闻,任志强说吧)欢欣鼓舞。总资产不到4000万元的SST幸福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资产重组之后,将会被“装”入任志强苦心经营的华远地产业务,而公司也将改名为“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已经56岁的任志强将这一刻称为“铁树开花”。
借壳上市
SST幸福昨天的公告称,首先,SST幸福以每1股减为0.4股的方式减资,作为股改的前提条件,减资完成后,公司股份总数为12512万股,注册资本由31280万元减少为12512万元。
之后,SST幸福拟将全部资产和负债整体转让给第一大股东名流投资或其指定的企业,并由其一并接收并安置公司全部职工。任志强控股的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五位股东同意以其持有的1687.4万股华远地产股份作为对名流投资的补偿。
为了改善公司资产质量,SST幸福拟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华远地产。SST幸福每股作价3.88元,华远地产每股作价5.06元,两者的换股比例为1:0.767,即每0.767股华远地产股份换1股SST幸福股份。华远地产现有股份5.01亿股,可换公司股份6.53亿股。
最后,华远地产五位股东将以其换股获得的SST幸福股份,代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送股,流通股股东以减资后所持流通股数量为基础,每持有10股将获送15股,总计共获送4692万股。送股完成后,流通股股东所持流通股份数量为7820万股,与减资前所持流通股份数量一致。
在整个程序完成后,华远地产的大股东北京市华远集团将持有SST幸福46.58%股权,换句话来说,华远地产实现了多年以来再次上市的愿望。
任志强显然对此欢欣鼓舞,他昨天在他的博客中写道,这次重组“拉开了华远地产公司二次进入公开的资本市场的序幕”。
第一次亲密接触
如任志强所言,华远在一开始就“充分认识了房地产企业只有与资本市场相结合,才能在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中增强市场中的竞争力”。早在1993年,任志强就寻求华远的上市之路。1993年,北京市华远集团完成股份制改组。按当时的规划,公司7到8年时间要完成300万平方米的已有储备土地的施工,8年内共需资金75亿元,每年需近10亿元资金投入,因此持续的融资渠道是北京华远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当时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规定,房地产公司无限期暂停上市。于是华远另辟蹊径,走了海外融资路线。
1994年,华润集团旗下的香港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收购了北京市华远集团旗下的华远房地产52%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1996年11月,华远房地产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码1109.HK。
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借助华润这棵大树,华远房地产几年内保持了超过30%的增长。但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作为大股东的华润集团与作为管理方的任志强出现分歧。2001年9月5日,华远房地产董事长任志强辞职,并把华远集团拥有的华远房地产18%的股权卖给华润集团,同时收回华远房地产品牌,华远房地产(1109.HK)则改名华润置地。
期待腾飞
2001年12月30日,二次创业的华远地产,以北京市华远新时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身份亮相于地产界,注册资本为3亿元。
任志强表示,从华远二次起家之初就从没有放弃过再次进入资本市场。为此,华远设计了多种可能,包括寻找外资投资、成立专门基金,以及借壳上市等。
5年多以来,倔强的任志强一直运用各种手段为自己的公司寻找各类机会与加强与资本市场的接触。“进行了多次的更名和股份制改造与增资”。
2002年初,华远地产与首旅集团联姻,使得华远地产获得巨大的资本与土地资源。随后,华远地产与京泰集团、首创集团以及国际知名的嘉里集团、汉斯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共同建立了企业之间的投资战略联盟和资本组合。
2002年10月,华远地产两个月私募2亿元,公司完成增资扩股,股本扩张了60%,超过5亿元。公司资产增加了4倍,超过12亿元。
任志强对于华远地产上市后的前景信心十足。“华远不是资本市场的初生儿,新的平台将是华远重新腾飞的基础。”
但是,毕竟长久远离资本市场,如今的华远和万科、华润、保利这些具有极强融资能力公司的差距越拉越大,在如今强者为王的时代,华远能否赶上这些同行,还需拭目以待。
云法律网 专业民商法律师为您编辑整理
欢迎到云法律网 免费律师在线咨询!
在线法律咨询 法律助手 法律文书 杭州律师 《婚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