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他案例>让督查检查考核“瘦身提质”

让督查检查考核“瘦身提质”

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25-11-19 9:54:34>跟律师谈谈<

近日,湖南省常德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和市产业办派出的一支联合督查组来到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检查园区制造业提升行动进展情况。与以往不同的是,开展工作前,督查组干部主动向园区干部出示了二维码。

“这个二维码相当于本次督查事项的‘通行证’,被督查单位可以扫码验证督查事项的真实性,并查看是否超出了每月接受督查的频次限制。若次数超额,我们有权直接拒绝。”园区干部告诉记者。

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是一段时间以来困扰基层干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考核督办繁复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为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提供了科学指引和重要遵循。中办国办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党内法规形式对基层减负作出制度规范。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在督查检查考核等工作中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等行为纳入处分范围。各地区各部门不断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方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行,督促职能部门系统纠治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重留痕轻实绩等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力求常治长效。

去年,湖南省纪委监委推动省级层面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无扰督查、进一步提高抓落实质量和效果的若干措施,督促打造无扰督查信息化平台。依托该平台,常德市纪委监委推动各类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在信息化监督措施下有序开展,全市2025年市级层面督检考计划和备案类事项同比减少10项,减幅27%;县级层面同比减少125项,减幅39%。

“出现督检考扎堆现象,一个原因是统筹不到位。”常德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副组长曾益民说,基层减负措施落地前,相关工作的随意性较强,有的不考虑实际,工作刚安排就督查检查、刚部署就进行考核,或一味要求基层填表格报材料;有的兴师动众,影响地方和基层的正常工作计划。治理这类问题,关键是要从源头抓起,加强总量控制和计划管理。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指出,‘加大对部门内设机构和行业系统开展督查检查考核的统筹力度,未经报备不得开展’,‘每年年初、年中,对拟实地开展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加强统筹调度优化,错开时间和地点’,明确了开展工作的路径。”重庆市巴南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王琳说。

巴南区纪委监委协助区委加大对形式主义的整治力度,明确由区委督查办等单位牵头,严控对基层督查检查考核总量,严格执行计划备案管理制度,除应急类的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外,其余督查检查事项全部以计划形式报区委督查办审核,形成全区督查检查年度计划总清单,未纳入总清单的,原则上不得擅自开展。今年以来,巴南区已将30余个区级部门单位牵头开展的29项督查检查事项纳入总清单,并严格执行“不在部门文件、领导讲话等中设定考核事项”的规定,指导相关部门及时撤回、修改相关文件6份,实现从“多头检查”到“归口管理”的转变。

彭行军是巴南区石滩镇产业发展岗的干部。在他的记忆中,前些年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由第三方机构负责检查,基层干部动辄收到几十上百条疑似问题反馈,但针对性不强,能够通过整改达到理想效果的寥寥无几,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现场核实等琐碎工作上。如今,这项检查转为由主管部门内设科室以“顺手拍”的形式记录突出问题,再上传至基层治理系统,反馈到镇街整改。“检查的频次明显减少了,但提出问题的针对性大大增强了,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的压力。”彭行军说。

在浙江杭州,在市委统筹领导下,市纪委监委与多部门同向发力,系统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提出不得以自查自纠为名强制要求地方先行层层配套开展,不得要求区(县、市)开展的督查检查事项与上级开展事项一一对应,搞“一刀切”、层层加码。同时,全市加大监测力度,依托“减负在线”平台进一步畅通线上线下反映渠道,抓好问题核查整改。

为基层松绑赋能的实际成效,让许多与彭行军一样曾经疲于迎检和忙于填表的干部腾出手来,不再空耗精力。多位基层干部对记者表示,督查检查考核本身是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方式,在推动基层干部履职担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使其回归本质,化繁为简,与干事创业的目标相向而行,让基层能够聚精会神抓落实、谋发展。

“考核评价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工作,要侧重结果导向,看干部群众的评价怎么样、解决实际困难的成效怎么样。”河南省鹤壁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董会举认为,发挥好督查检查考核激励鞭策的“指挥棒”作用,不能只做减法,还要在提质增效方面下功夫。

董会举介绍,鹤壁市纪委监委深化运用实地督导、“室组地”联动监督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综合考虑职能定位、发展基础差异等因素,突出科学精准,分类别、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进一步整合各类考核主体、考核力量和考核项目;对可量化指标积极推行“无感化”考核,清理交叉重复事项,不对各类单项工作进行通报排名。“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升质效,推动督查检查考核从‘材料堆里找问题’变为‘田间地头解难题’。”董会举说。

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随着相关工作持续深化拓展,探索总结出“一事项一审核一评价”“多考合一”“一表同享”等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中央和国家机关、省区市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数量连年下降,过多过频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向作风之弊亮剑,定期开展“回头看”,防止督检考过多过频等问题反弹回潮,同时紧盯尚未根除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督促相关部门不断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确保基层干部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过硬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在线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让督查检查考核“瘦身”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