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他案例>“风”从何起归何处

“风”从何起归何处

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25-10-17 14:01:27>跟律师谈谈<

     云南,地处高原、风力充沛。黄昏,独步滇池边,和风轻抚湖面,拨起层层涟漪。斜阳映照其上,随水纹呈现万千变化,正如风吹拂这片高原,成就了万千气象。

  “风”是自然之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平均海拔2210米,借山地劲吹之风,310台风机伫立,可为108万户家庭提供一年绿电。

  “风”也是机遇之风。昆明晋宁区,借联农带农之风,村集体成立公司、村民以土地入股,400亩花卉示范园区每年可提供135个就业岗位、带动增收540万元;丘北县普者黑景区,借文旅融合之风,“望山见水”的世外桃源成为取景地,催热旅游市场……云南善于把握机遇、乘“风”借力,把自然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

  把发展特色优势作为主攻方向——基于这样的方法论,锻造长板、做强优势,发展前路将更加明朗。

  发展风电、修路先行,丘北规划风电基地时,充分考虑村民所需,新建产业道路320公里、乡间道路17公里,打通农产品流通的“毛细血管”;发展文旅、完善设施,普者黑景区不少老屋难以容纳客流,景区内仙人洞村带头人毅然将自己家房屋推倒重建、带动全村整体修缮,有农户靠新建民宿年收入超200万元;种植咖啡、创新产品,普洱等地打造“茶咖寻踪”旅游目的地,本土茶和西洋豆协同发展,云南味道“足以慰风尘”……挖掘新动能,不能坐等,而要主动作为。创新思路,破除障碍,干字当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势头便会更加强劲。

  高原之上,高质量发展蔚然成风。

  风机竖起后,快速恢复生态,沃土归位、原野依旧,万寿菊与风筒并立、橙黄与皓白交融,“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游船穿湖过,不扰万荷葱茏,保护好野生荷花纳入村规民约,珍稀品种“大洒锦”年年现身,让人感叹“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高精度数智化二氧化碳在线监测系统为碳交易提供精准数据,彰显“全国一盘棋”……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云南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体现着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发展观。

  高质量发展,“风”起何处?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关停周边矿山、恢复环湖生态、实施雨污分流,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五百里滇池在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中重焕光彩,水净、鸟多、空气清新化作生活的幸福感。

  “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苗族群众到彝族村“踩花山”,多民族共度泼水节,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族群众联合创业、跨区流动,各族群众就有了共同奋斗的归属感。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中老铁路开通4年来,货运已覆盖19个国家,运输商品超3300种;“云南稻”种到印度尼西亚,增产增收增友情。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开放故事,道出了民众的获得感。

  “风”,起于思想的引领、战略的擘画。

  高质量发展,“风”归何处?

  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凝聚、发展、繁荣各民族,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落实四大全球倡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进各国人民共同利益”……

  “风”,归于“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

  “风”起处,胜势积。黄河畔奏响“生态大保护大协同”的交响,长三角激起“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潮头……高质量发展之“风”积厚成势,中华大地活力奔涌、生机无限。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7日 05 版)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风”从何起归何处”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