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他案例>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

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

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25-9-17 14:28:56>跟律师谈谈<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制定法治宣传教育法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举措。作为一部基础性法律,法治宣传教育法总结全民普法40年实践经验,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对于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自1985年起,国家以五年为周期,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先后出台八个五年普法规划。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持续开展全民普法,把法律交给人民,这是人类法治史上的一大创举。

  奉法者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宣传教育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逻辑。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制定法治宣传教育法是夯实全面依法治国社会基础的迫切要求。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这部法律的出台总结了实践经验,回应了现实需要,必将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普法必须扎根实践的沃土,才能汲取旺盛的生命力。一次次的法治实践,也是一堂堂生动的普法“公开课”。要努力将法治精神贯穿于每一次立法意见征询、每一项公共政策制定、每一个行政执法过程、每一场司法案件审理,让人民群众从中切身感受到法治的温度和脉动。法律也从来不是高高在上,法治就在群众身边。普法要走进群众生活,就得在民生关切中寻找法治答案,在百姓生活中推进法治实践,真正让普法活起来、动起来、实起来,使法律从纸面走向地面,从文本走进生活。

  普法工作既要“走心”,也要“走新”。今天,各地创新普法方式方法,从西子湖畔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到遍布大江南北、城市乡村的法治公园、广场、长廊,从内蒙古辽阔草原上的“法治乌兰牧骑”,到福建“蒲公英普法”的志愿力量,涓涓细流已汇成江海。紧跟时代步伐,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普法,要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普法”“大数据+普法”,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法治宣传教育网络,努力让普法供给不断满足群众的法治需求,为全面依法治国夯实社会基础。

  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法治宣传教育法构建起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的“四梁八柱”,关键是要确保法律规定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构建全社会大普法工作格局,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促进人民高品质生活,让人民群众在普法中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只有让法治信仰在人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才能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更加坚实的法治根基!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17日 13 版)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