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
梳理近段时间党纪政务处分通报,“不重视家风建设,对家人不管不教”“家风不正,对亲属失管失教”“纵容默许亲属利用其职务影响谋取利益”等表述不时见到。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李颖说,近年来,领导干部因家风不正、治家不严跌入违法犯罪深渊,甚至祸及家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他们中有的让配偶充当权力“代理人”,使家庭异化为“权钱交易所”;有的对亲属违纪违法行为纵容默许,导致“衙内腐败”易发;有的与兄弟姐妹、姻亲等构建共腐利益链,把公权力异化为家族特权。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仅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廉洁从政,还要看好“后院”、堵住“后门”。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将家风建设融入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全过程,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家风不正现象加强监督,督促筑牢拒腐防变家庭防线。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了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处分情形。《条例》所指‘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主要表现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利用领导干部本人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或插手领导干部职权或职务影响范围内的工作、人事安排或企业经营活动,或者违反规定从业,违规领取薪酬。”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石金叶说,从近年查处的案例看,一些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打着本人旗号违规经商办企业,获取非公开信息、资源或者谋求特殊待遇等行为听之任之,甚至存在包庇纵容的情况,且手段方式日趋隐蔽。为此,该市纪检监察机关着力构建案件查办、整改纠治、警示教育的有效闭环,通过建立与公安、审计、自然资源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提高监督穿透力;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推动案发单位深挖根源、以案促改、强化预防。同时,将身边人、身边事作为全市警示教育大会、廉洁党课的“活教材”,深化以案示警释纪。
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是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一些领导干部组织观念淡漠,企图通过隐瞒不报等方式掩盖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经商办企业实际。”黑龙江省富裕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在运用大数据赋能监督,筛查相关问题线索基础上,县纪委监委注重做实日常监督,通过开展分层分级谈心谈话与廉政家访,既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家庭情况,又提醒干部及家属时刻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涵养家风正、党风清、政风淳的良好生态,既要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整治亲情观扭曲、家风不正等问题,又要强化教育引导,筑牢抵御歪风浸染和腐败侵蚀的家庭防线。
前不久,海南省琼海市纪委监委举办市领导“家庭式”廉政教育会暨领导干部身边人员培训会,200余名市领导与“一把手”及其家属参与集体廉政谈话,并以家庭为单位,围绕“廉洁齐家”主题开展集中研讨,结合岗位职责明确“管好身边人、守好廉洁门”的具体举措。
“抓‘关键少数’的家风教育,是加强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延伸监督触角,将领导干部配偶纳入谈话教育范畴,通过同上一堂课、同看一批案,形成‘家庭共学’模式,引导党员干部及其家属共建好家风。”琼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易辉华说。
云南省嵩明县纪委监委开展的“清风润家·廉护初心”活动,通过两条主线有序开展:一条主线以学习清廉家风、现场参观党员干部道德教育基地的方式,正面引导领导干部家属感受清廉家风对家庭的重要意义;另一条主线以家风败坏案例为镜,让党员干部和家属在前车之鉴中受警示,在落马者的悔悟中得警醒。
“参加此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人不廉,全家不圆。作为家属,我们更应该以积极和负责的态度看好自家门,当好‘廉内助’。”一位参加活动的县直部门负责人家属说。
家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社会齐心协力、同向发力、久久为功。依托全市廉洁文化建设联席会议机制,江苏省连云港市纪委监委强化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等协作联动,将警示教育和家风教育纳入市管班、青干班等各类主体班次的“必修课”,强化对重点群体的常态化教育。湖北省丹江口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妇联不断丰富教育方式,打造清廉教育微矩阵,让接地气的“廉”文化在家庭中厚植扎根。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