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的高新奇战略新兴产业园区聚集着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120余家科技型企业。近日,产业园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国坡迎来一次执法检查。与以往不同的是,执法人员需要先扫一扫摆在李国坡面前的“行政执法监督码”,才能入企开展检查。
“扫码入企”是深圳为解决执法扰企问题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于2023年底开始建设,今年6月全面推广。按照规定,执法人员入企检查,必须扫码进行登记、记录检查事项。监督码背后,是一个连接监督主体、执法主体、商事主体的监督系统,该系统可对执法预告、检查、处理进行全过程线上记录。
有了这个系统,早在一周前,李国坡便收到这次行政检查预告,并反馈了想要获取的指导服务。此外,他还可以查询执法记录、对执法行为进行评价投诉。对执法部门来说,在发布行政检查计划的同时,也能查看其他部门的检查计划,有利于实现部门间联合检查。
当天上午,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宝安区的市场监管、应急、消防、水务、生态环境等部门组成四个检查组和一个合规指导组,同步对产业园区安全管理运行情况开展检查指导,所有部门的检查结果集中在一张单子上反馈给李国坡。
“以前各单位分头来,现在一次完成多部门多条线的检查任务,相比过去合并了不少检查事项。”李国坡说,检查结果“一单告知”也更加便捷高效,避免不同部门对同一事项整改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出现。
通过一个小小的执法监督码,“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将逐渐在深圳成为常态。这其中,离不开深圳市纪委监委开展的涉企执法监督。
“我们成立了由市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牵头,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各区纪委监委联动参与的监督组,并督促市司法局牵头成立工作组,统筹推进涉企执法监督整治。”深圳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为推动全面实现“扫码入企”,监督组定期与司法局座谈调研,听取执法监督码推行情况,协助解决存在困难。
“根据前不久调研中了解到的企业诉求,我们督促司法局加强对执法监督码实施工作的把关指导,就优化涉企行政执法流程、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提出意见,确保行政执法监督码系统易用好用。”深圳市纪委监委派驻二组有关负责同志说。
深圳拥有260多万家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发达。深圳市纪委监委把涉企执法监督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既减少多头重复检查,又加强精准有效监管。
正值暑期,许晓城迎来一年最忙的时候。他所开的民宿位于大鹏新区的热门海滩附近,最近几个星期,每天都是满房状态。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民宿行业标准还不够完善,各类民宿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更加需要精准有效的监管,否则会导致无序竞争。”投身民宿行业多年,许晓城见证了大鹏新区民宿开发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深知这一行业发展的痛点。
许晓城道出的困扰,也是大鹏新区纪工委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的问题。“大鹏新区民宿产业呈现‘弱小散’特征,70%的投诉集中于5%的经营主体。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问题主要出在高低风险主体未能有效区分管理,多头监管、重复监管导致经营质量高的企业每年面临重复检查,而一些高投诉率企业的问题却一直存在,没有充分发挥执法效能。”大鹏新区纪工委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以深圳市纪委监委开展的涉企执法监督为契机,大鹏新区纪工委对辖区相关经营主体和民宿协会、旅游协会等社会组织进行调研走访,并开展“解剖麻雀”式分析。结合重点企业半年内入企检查情况和反映问题,推动新区有关部门印发改革方案,创新推出分级监管体系。
“开展分级分类精准执法后,我们的监管重点就放在了高风险民宿,对轻微违规的优先教育引导、督促整改,对问题严重的采取通报曝光等惩戒措施,并将现场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作为动态定级重要依据,目前已有6家C级民宿通过积极整改升级至B级及以上。”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大鹏监管局副局长方灿宇说。
与此同时,大鹏新区纪工委加大对执法人员“吃拿卡要”现象的查处力度,督促执法部门规范执法行为。“从以往查办案件看,基层执法辅助人员监督管理相对薄弱,借执法之机索贿、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的红包礼金等违纪问题较为突出。”大鹏新区纪工委有关负责同志说。
对此,新区纪工委摸排全区17家执法单位配备辅助人员情况,推动执法监督部门、组织部门健全执法辅助人员闭环管理体系,从明确身份要求、实施“扫码入企”、落实“清单式”检查、强化考核监督等方面加强管理,实现执法辅助人员入企行为全过程留痕可溯。
今年以来,深圳市纪委监委围绕涉企执法“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覆盖行政处罚、行政审批等关键环节,已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162起。针对涉企执法案件暴露出的执法标准不统一、监督缺位等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7份,推动行政部门建立和完善制度49项。
“包容审慎的监管坚定了我们敢于投资创业的信心。”许晓城说。明年,南澳口岸至香港航线即将开通。从自家民宿遥望大鹏湾,这位创业青年看到了机遇。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在线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