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他案例>读懂职普融通的“人才密码”

读懂职普融通的“人才密码”

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25-8-6 10:19:43>跟律师谈谈<

    近期,关于“专升本”和“本升专”的两则新闻引发关注。“专升本”,指的是教育部同意设置一批职业本科大学,它们均由高职专科院校升级而来。“本升专”说的是,河南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连续多年招收本科毕业生,该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已连续3年保持在90%以上。

  无论是“专升本”还是“本升专”,都说明职普融通正从共识走向行动。

  一方面,社会心态更理性了。如今,越来越多人更关注个体的因材施教。同时,随着不少蓝领工人薪资超越白领,“坐办公室”和“进工厂车间”都有明确的职业晋升通道,优质职业教育日益受到欢迎,高考“高分报职校”的故事不断上演。

  另一方面,政策支持更有力了。从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和职业启蒙教育,到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再到建设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融通,让学生成才路径更畅、发展潜力更足。这背后,蕴藏着人才“选育用留”的关键密码。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它既有利于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人,但与发展需求相比,人才培养缺口依然较大。比如,我国汽车行业拥有4000名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但行业实际的需求量却高达4万名。又如,据估算,我国家政服务业存在超过2000万人的用工缺口。

  如今,制造业转型升级呼唤懂智能制造的技术工人,乡村全面振兴渴求懂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急需专业幼教托育人才……旺盛的市场需求和相对不足的人才供给形成鲜明对比。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既是当前之需,也是长远之计。

  技能人才培养得好不好,关键看教学活动与产业融合深不深。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与格力电器携手开办“订单班”,学生课堂所学、实操所练,精准对接企业所需。吉林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与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共建的生产线,既是教学现场,又能每年生产10万辆份红旗汽车零部件。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只有牢牢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朝着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努力,才能擦亮特色招牌。如果走出校门的学子,既能实现自我价值,也能满足发展需求,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必将进一步提升。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配置,把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对接到创新链产业链各环节中,可有效解决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从提升产业工人劳动权益保障水平,到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再到为高水平人才和创新企业搭建各类对接平台……一系列举措,意在激发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潜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面向未来,打通堵点卡点,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相互赋能,必将为现代化建设厚植人才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这不仅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对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提出更高要求。当越来越多优秀人才各显身手、各尽所能,创新才智就会充分涌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将汇聚不竭动力。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06日 05 版)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咨询  法律咨询电话  婚姻律师咨询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读懂职普融通的“人才”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