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珊珊:据统计,今年端午假期,河北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9.3%和9.1%。京津游客占比15.5%,游客人次同比增长20.2%。与数字增长相映衬的,是传播较广的宣传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河北如何聚焦京津及周边省份重点客源市场,发挥“近”的优势、做足“美”的文章?
张博:随着交通越来越便捷,城市群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以“轻旅游”和“微度假”为主的周末休闲游逐渐兴起。“近”,是交通便捷的地域优势,也是贴近、亲近的心理距离。“美”是风光美、景色美,也是人文美、服务美。强调“这么近,那么美”,是聚焦重点客源市场、契合文旅发展趋势的创新之举,也是文旅产业从门票经济迈向体验经济、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意驱动的生动诠释。
优势不会自然转化为实际吸引力。为了推动文旅市场繁荣,河北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比如,自2023年起推出旅游包车周末与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仅2024年,就有116万辆次车辆享受到政策优惠。相信在更多好政策、好服务的“加持”下,河北文旅一定能在更大范围内“破圈”,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周珊珊:河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何让入境游具备“磁吸力”,让不那么近的游客也感受到河北的美?
张博:今年“五一”期间,全省入境游客共计2.45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96%。圈粉更多海外游客,靠的是多方面用心用情的努力。
政策赋能,全面优化入境环境。在用足用好“双向免签”“单方面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等国家政策的同时,河北也拿出“真金白银”,奖励通过旅游包机引客入冀的旅行社。为方便海外游客支付,河北实施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工作,部署外卡POS机2000余台、ATM设备和外币兑换点118个。
产品创新,从“资源展示”升级为“体验设计”。河北深度解码不同国家游客的文化偏好,有针对性地向海外市场推出中华文化寻根之旅、长城运河探索之旅、激情冰雪奥运之旅、中医药膳康养之旅、未来之城发现之旅等多条个性化入境游线路,真正实现“总有一款契合您”的深度连接。
文化出海,构建传播新范式。河北推出“冀艺出海”品牌,围绕艺术、非遗、文物、文创、美食等元素持续打造文化产品,对外集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善用海外游客关注的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宣传,不断扩大河北文旅海外宣传推广力度。
周珊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各地文旅都很“拼”,想要突出自身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是关键。作为兼具海滨、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的省份,河北要立足自然禀赋,把“旅”与“文”真正融合起来。
张博:是的,我们要做好“融”的文章。
融什么?河北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多样。这对于文旅融合而言,既是不竭源泉,也是发力重点。比如,邯郸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成语典故是其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符号。“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邯郸学步”的学步桥、“胡服骑射”的武灵丛台等成语景点串珠成链,让游客逛一条街就能遍览邯郸成语文化。
怎么融?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要深度挖掘、深度交互,使两者相互赋能、相互成就,把“底蕴”变“底牌”,给游客带来独特体验。比如,在廊坊“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现场,观众移步换景,合计超800分钟的戏剧演出,将书内书外的“红楼世界”巧妙打通,游客既是旁观者,又是戏中人。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河北,“文旅+”正在叠加出很多新的可能:“十大必去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集纳夜游、夜演、夜食、夜购等“夜消费”场景;“冬奥小城”崇礼成为“跟着赛事去旅行”热点目的地……文旅市场新玩法花样百出,文旅消费新业态层出不穷,满足着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周珊珊:文旅是目标,也是手段。河北文旅发展火热,对乡村振兴、城市转型有何实际拉动作用?能否为其他地区提供路径参考?
张博:文旅产业作为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作用突出的产业形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发展乡村旅游、工业旅游,能够丰富旅游业态、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提振群众精气神,为乡村振兴、城市转型带来助力。
比如,张家口蔚县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长城文化旅游带、太行山文化旅游带“三带”建设,深挖剪纸、打树花等100多项非遗资源,使文旅消费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也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底色更亮、质量更高。
唐山工业旅游的转型,也具有样本意义。依托丰富的工业资源,唐山建设主题鲜明的工业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园,展示城市独特历史价值,推动工业文化旅游快速发展,文旅新名片越擦越亮。“工业锈带”变成“城市秀带”,展示的是别样的“诗与远方”,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的有效转型路径。
周珊珊:一句文旅口号,吸引越来越多人来到河北、感受河北、推荐河北,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河北文旅正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出圈,看似偶然,但背后有对市场脉搏的精准把握,是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出圈之后,更需走心。当游客被口号吸引到河北,河北也要拿出能匹配上这种热情的优质产品和细致服务,让更多“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从“流量狂欢”到“价值跃升”,始于文旅,不止于文旅。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10日 05 版)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离婚律师咨询 在线律师 咨询律师 律师在线咨询